利用城市落叶生产食药用菌的建议
(作者: 贾乾义 电话: 13366699818 )
1.生产效益与发展前景
北京市二清环卫集团的马家楼转运站,每年秋后都收集 1500多吨城市落叶。如此巨量的落叶,处理非常困难,不但占用大量填埋场地,而且易燃。国家投巨资建设的南宫堆肥厂,处理1吨落叶成本高达100元,但其“营养土”产品销售价仅为30~50元。为鼓励送落叶,堆肥厂以1吨落叶换0.5吨“营养土”,但是送1车(5吨)落叶最少需付装运费200元,这样无利可图的送叶活动很少有人响应。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了专利技术 《利用城市落叶废弃物生产食、药用菌的方法》,此技术不但能以较低生产成本获取较高经济效益,还有助于解决城市大量落叶的处理难题。 1500吨落叶适当添加辅料,按50%的下限产菇率估算,可产出杏鲍菇、平菇、榆黄蘑、灵芝等食药用菌产品750吨,鲜菇的平均销售价按4000元/吨计, 年产值300万元,年利润150万元。
落叶废弃物经食药用菌转化为高营养、低脂肪、兼具保健功能的菇类健康食品,不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而且无棉酚和农药残留,是绿色产品,在销售方面更具市场竞争优势。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 蔬菜量 240 ㎏, 菇类只占其中 1/30(8 ㎏ /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菇类消费量将会日益增加,国内、外市场广阔。
利用城市落叶废弃物生产食、药用菌,可变废为宝、促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而 具有强大发展潜力。例如,我国 30年前创新发明的棉籽壳生产食药用菌技术,到2005年已在全国形成年产值500亿元的新产业,有2000多万人从业,棉籽壳也由当年的废弃物升值为600~700元/吨!借鉴此先例预测,谁抓住“利用城市落叶废弃物生产食、药用菌”的先机,谁就能掘取第一桶金!此外, 解决落叶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关乎产城市的市容环保大事,因而也是 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如果运作的好,很有可能获得政策性资助。
2. 生产场地、投入 与季节
( 1)生产场地 1500吨落叶可装300万个出菇袋(500克干料/袋), 采用码袋或平摆 袋覆土 出菇方式,按 60袋/ ㎡ 计,需要菜棚 50000 ㎡ ,即 100座占地1亩的大棚。
( 2) 生产投入 与棉籽壳 700元/吨的现价比较, 落叶原料 仅需装运费 50元/吨,因而成本较低,按 每袋 500克干料计, 落叶 较 棉籽壳降低 成本 0.3元/袋,约为0.5元/袋, 300万个出菇袋投入直接生产成本150万元 (建议06年先试验生产3棚10万袋,总结经验后再扩产)。
另需 50万元(最少10万元)购置灭菌、装袋、接种等必要的生产设备。这些固定资产按10年折旧,每年为5万元的折旧费。
( 3) 生产 季节 按北京的季节规律,大风扫落叶的时间为11月~12月,此期马家楼转运站平均每天接收落叶50吨(30天1500吨)。按每天利用25吨落叶计,日产5万个出菇袋,30天用750吨落叶,生产150万袋低温菇。其余750吨落叶可压缩成块防火贮存,待春、夏季生产高温菇。
分两季生产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缓解落叶数量大而集中的压力;二是保障鲜菇均衡上市;三是菇棚全年不闲置。
出菇袋入棚发菌 30~40天,元月中旬(春节前后)开始出菇,每天约有3~5吨鲜菇上市,出菇延续到4月份,低温菇生产结束。
3.生产技术费用
《利用城市落叶废弃物生产食、药用菌的方法》,是本建议人的职务 发明,受国家《专利法》保护。因而,使用专利技术并由专利发明人帮助实施,应付给一定的费用,数额待协商。
2007年2月26日
《利用城市落叶废弃物生产食、药用菌》
专利技术使用与技术服务协议
甲方:
乙方:
甲方拟开发利用北京市大量落叶废弃物资源生产食、药用菌,需要使用乙方的专利技术《利用城市落叶废弃物生产食、药用菌的方法》,并聘请专利技术发明人进行技术指导。经 甲、乙 双方友好协商,本着“诚信负责、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如下 技术使用协议:
一、乙方责任
1.协助甲方制定和落实生产计划,尽量避免技术性失误,保障甲方权益。
2.为甲方培训技术人员,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
3.委派专利技术发明人到甲方提供技术服务,原则上每月到甲方工作10天(有特殊情况可变通)。
二、甲方责任
1.付给乙方专利技术使用费2万元和技术服务费3万元。此协议签定时先付3万元,以便启动有关 准备。试产出菇时 再付 2万元( 07年春节前 )。
2. 尊重并落实专利发明人提出的技术意见。扩产后,每个出菇袋提取0.1元奖励专利发明人,每年 春节前 兑付。
3.负担乙方人员交通费用与食宿,配备必需的办公和生活用品。
4. 负责乙方人员的人身及其财物安全。
以上 协议 内容经双方确认后,由双方负责人签字并盖公章生效,有效期为三年。如一方违约,对方可中止履行所负责任。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