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机食用菌栽培中的杂菌及病虫害控制
有机食用菌栽培,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因而,有机食用菌栽培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杂菌,病害及虫害。目前,有机食用菌栽培在国外刚刚开始,经验较少,允许使用的天然植物性农药非常少,且效果也不尽人意。可以说,在有机食用菌栽培中,如果出现杂菌及病虫害,那后果是很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这就是求我们在有机食用菌栽培中,要树立以防为主,以防为重的思想,严格控制杂菌及病虫害的发生。
一、杂菌控制
杂菌就是一类腐生于培养料上,与食用菌争夺养料,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有害微生物。在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是食用菌营养生长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没有生产经验的新手更是如此,轻者减产,重则绝收。作者研究有机食用菌生产多年,控制杂菌污染方法如下:
1 ﹑菌种
在菌种制作前,选择品种的时候,我们选择抗病性强,生活力强的品种。对于退化的品种或老化的菌种,我们要采用一些生物技术手段对其提供复壮后再用。在引进原始母种的时候,要首先对其进行脱毒,因为我国食用菌的品种,带毒现象较为普遍,进行脱毒是必要的。
2 ﹑生产环境
在食用菌的营养生长阶段(也称发菌阶段),发菌环境及其杂菌孢子的浓度,对该阶段的污染率影响很大。生产环境要绝对保持干净,清洁,通风良好,采取一切措施降低环境中杂菌孢子的浓度。生产环境中杂菌孢子浓度越低,污染率就越低。
3 ﹑发酵
食用菌的有机栽培,关于杂菌的控制的确是一道难题,原因是引起杂菌污染的原因多,太复杂,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有些新企业很难做到。作者在有机食用菌工艺研究中发现,食用菌栽培中的发酵技术很有可能是解决这一个难题的金钥匙。虽然培养料的发酵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某些原料,但总的来讲这是个有机栽培的方向,前景很好。关于发酵的方法、原理、作用等请参阅作者参加编著的《蘑菇生产大全》一书。
4 ﹑低温发菌
每种食用菌的发菌,都有一个最适温度,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温度并不是一个最适温度,对多数食用菌来讲,发菌温度都应在 20-24 之间(草菇等品种除外);温度低发菌速度慢,温度过度虽然菌丝生长快,但菌丝生活力较弱,杂菌污染率高。所以低温发菌可有效控制杂菌。
5 ﹑减少破袋
对于食用菌的袋式栽培,破袋问题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引起破袋的因素非常多,我们在有机食用菌栽培中,一定要解决好破袋问题。如果出现破袋,杂菌就会滋生,整个菌袋就会报废。更可怕的是,杂菌孢子从破口处飘出,会破坏整个发菌环境,一旦发菌环境被破坏,会给整个食用菌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病害控制
食用菌的病害,一般是指微生物污染子实体的病害,而由非病原菌引起的病害较少发生。有机食用菌栽培,由于不能使用任何农药如食用菌的病害一旦发生,后果将是非常严重。所以有机食用菌的生产,病害的控制一定要从源头抓起。一方面要保持整个出菇环境的干净、清洁,一个出菇周期结束后,对整个出菇车间用水冲洗一遍工厂化生产,不能留有任何污垢,切断传染源;另一方面一定要控制好出菇场所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一般来说,高温高湿和不通风的环境条件,是引起食用菌病害的主要原因,只要我们调协好温度,湿度和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有利于食用菌子实体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微生产的繁殖,这是有机食用菌生中,控制病害最好的办法。对于塑料大棚生产有机食用菌或地栽有机食用菌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最好将塑料大棚塑料布掀开使之风吹日晒后使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与有机蔬菜大棚交换使用。
三、虫害控制:
以食用菌丝或子实体为食料,借以维持自己繁衍的昆虫或其他动物称之为害虫,害虫危害食用菌菌丝或子实体称之为虫害。在有机食用菌栽培中虫害的控制,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 ﹑地栽食用菌或需覆土的品种,覆土材料应取自离地面 20cm 以下的土壤。
2 ﹑有机食用菌塑料大棚生产,一个周期结束后最好掀开塑料布使之风吹日晒后再使用。
3 ﹑有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发现虫害后应采取降温措施使之虫害冻死。
4 ﹑出现虫害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捕杀(昆虫有趋光性)。
5 ﹑发菌和出菇场所门口要密封,通风口用纱布或纱网。
6 ﹑在培养料发酵或菌棒灭菌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杀死料中的虫卵。对于发酵栽培的品种,一定要进行二次发酵,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建设专门用于二次发酵的隧道,这样才能保证杀灭料中的虫卵。
贾乾义
2014.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