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工厂化种植须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香菇的工厂化种植,能否成功取决于最终的经济效益。从目前我们所了解的国内外香菇工厂化种植的情况来看,这个项目获得成功,难度较大,是快硬骨头。但我们认为,对于农业项目,尤其是食用菌项目,难度大、门槛高并不是坏事,门槛低的食用菌项目反而不行,谁都可以上,短时间内会形成竟争激烈的局面。对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我建议如果投资人下决心上马该项目,务必解决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对于本项目来讲,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解决工厂化栽培香菇的几个技术关键。如果解决不好这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要想取得香菇工厂化种植的成功,乃是一句空话。

    我们认为,香菇的工厂化种植(真正意义上的香菇工厂化栽培),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生长周期。目前,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香菇的生长周期太长,大约为半年的时间,这样长的生长周期,即便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对于香菇工厂化栽培的巨大设施设备投入来讲,并不划算。那么,如何解决香菇工厂化种植的周期问题呢?我们认为,有必要打破常规的思路,重新探索大幅度缩短香菇生长周期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缩短香菇的种植周期是可行的,但需要在实践中找到答案,这样的工作需靠我们自己解决,如果寄希望于国家喂养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恐怕是徒劳的。我们回顾一下不难发现,在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中,凡是给产业带来巨大变革的新工艺、新技术, 90% 以上来自于一线的食用菌企业及相关技术人员。春节前,我曾建议企业创造一些条件,提前开展前期的技术 、工艺等试验摸索工作,为后期的规模化生产铺路,其因盖出于此。

    香菇生长周期的大幅度缩短,可能对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但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最佳效益平衡点。如果生物学效率低了,综合经济效益上来了,这也叫成功。

    这次我们一行三人去日本考察,尽管日本的香菇工厂化栽培与 20 年前变化不大,但总的来说收获不小,特别是前期香菇菌包的制做与设备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与引进。我们认为,日本的香菇工厂化栽培,从总的方面来讲,落后于其它食用菌品种,其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没有达到较完美的成度,它只所以存在,主要是靠其国产香菇的昂贵价格来支撑。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引过来,但同时应有改进提高。

    缩短香菇工厂化栽培的周期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影响它的因素很多,我们的思路是将各因素分解后,分别解决。影响周期的主要因素如下:

1 、品种问题:筛选引进生育期短的品种。

2 、前期发菌的时间(指转色之前),已初步解决。

3 、暴发式出菇问题( 90% 的产量只集中在第一、二茬菇)

4 、快速转色问题。

5 、出菇期间非注水问题。已初步解决。

    根据我们企业的具体情况,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前期需开展的试验计划如下:

1 、试验场地 500 平米。

2 、需培养的技术团队 5 人(要求初中以上人员)。

3 、简单设备:拌料机、高压灭菌锅(小型制动)。超净工作台,制冷机、加湿器、二氧化碳测定仪、照度计、温湿度计、水份测定仪、通风设施、液体菌种设备、所需工具等。

4 、所需原料:木屑、麸皮、玉米面等。

5 、前期试验预算: 30 万元。

前期试验需开展的工作:

1 、国内外香菇品种的收集与对比。

2 、同树种对香菇生育期的影响。

3 、木屑颗粒大小对生育期的影响。

4 、速效营养物质对生育期的影响。

5 、菌种与接种方法对生育期的影响。

6 、保水剂对香菇生育期的影响。

7 、培养料松紧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8 、发菌与转色阶段温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9 、透气膜的应用与改进对生育期的影响。

10 、菌棒的大小与形状对生育期的影响。

11 、液体菌种的应用。

12 、蛋白桑与构树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13 、培养料含水量对生育期的影响。

14 、不同生育阶段菌龄(转色与非转色)香菇菌丝体嫁接技术,对生育期的影响。

15 、目前不宜公开的其它核心试验思路。

 

贾乾义

2015 年 3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