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多年的食用菌研究与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病虫害的防治是食用菌生产成败的基础。如果防治不力,则容易发生蘑菇病虫害,轻者使生产的经济效益减少;重者造成生产失败,经济损失严重,甚至导至企业或农户破产。因此,了解食用菌病虫害的种类、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是食用菌生产者的要务。
与其它菇类的生产相比较,蘑菇的栽培工艺较有利于对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堆肥经二次发酵具有了生物选择性(仅适宜蘑菇菌丝生长),覆土出菇也起到了减缓病虫害侵染的作用。尽管如此,蘑菇栽培还是潜伏着各种杂菌及病虫的危害,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造成蘑菇减产或质量降低。
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明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于生产者来说,能识别或判断各种蘑菇病虫害的前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鉴定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大大减少济效损失。为此,本章详细介绍近40种菌害、虫害、鼠害及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包括生态综合防治、化学药品防治、物理杀灭防治、生物抑制防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杜绝或减少病虫入侵的途径和机会,把病虫基数降到最低限度,防患于未然。此外,决策科学,不盲目生产,避开病虫害高发期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逆自然规律进行大规模生产,一旦暴发病虫害,任何技术措施将于事无补。本书第四章所述河北省某食用菌企业决策失误,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大规模生产低温品种菌袋,结果遭受毁灭性杂菌侵染之例已是前车之鉴。
需要明确一个知识概念,即菌类的“害”或“利”应相对而言,并非绝对。例如,青霉菌是抗生素青霉素的产生菌;啤酒、白酒、面包等生产离不开酵母菌;酱油、面酱、腐乳是毛霉、根霉、曲霉的杰作;味精、食醋是细菌发酵的产品;可见这些危害蘑菇的菌类对人类是有所裨益的。此外,菇类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许多林木病害就是由菇菌所为。更有甚者,如误食毒蘑菇可致人于死。总之,大千世界,各种生物相辅相成或相生相剋,“害”与“利”依一定条件而转化,对食用菌病虫害亦应辩证施治。
第一节 制种及发菌期病害
一、毛霉
毛霉(Mucor),俗名黑霉病,是危害蘑菇生产的主要病害。常见的种有大毛霉(M.mucedo)、微小毛霉(M.pusillus)、总状毛霉(M.racemosus)和刺状毛霉(M.spinosus),在分类学上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毛霉属。
(一)为害症状 毛霉是一种好湿性真菌。常发生在平菇、凤尾菇、银耳、蘑菇等的生料栽培及各种食用菌制种过程中,在堆肥上初期长出灰白色粗壮稀疏的气生菌丝,菌丝生长快,分解淀粉能力强。能很快占领料面并形成一交织稠密的菌丝垫,使堆肥与空气隔绝,抑制食用菌的生长。后期从菌丝垫上形成许多圆形灰褐色(大毛霉)、黄褐色(总状毛霉)至褐色(微小毛霉)的小颗粒,即孢子囊及其所具颜色。
(二)形态特征 毛霉的菌丝体在基物内或基物上能迅速蔓延,无假根根和匍匐菌丝。菌落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呈松絮状,初期白色,后期变黄色有光泽(大毛霉)或浅黄色至褐灰色(总状毛霉)等。孢囊梗直接由菌丝体生出,一般单生,分枝或较小不分枝。分枝方式有总状分枝(总状毛霉)和假轴分枝(后期的小毛霉)两种类型。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一球形孢子囊,着生在侧枝上的孢子囊比较小,囊壁常带有针状的草酸钙结晶,成熟时孢囊壁消解。囊内有囊轴和许多孢囊孢子。囊轴形状不一,有球形、卵形、梨形至圆柱形等。刺状毛霉的囊轴顶端有1~5个刺状突起。孢囊孢子球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单孢,大多无色,无线状条纹,壁薄而且光滑。接合子着生在菌丝体上。大多属异宗配合(也有同宗配合)。配囊柄上无附属物。总状毛霉能形成大量厚垣孢子。上述四种毛霉的形态特征如图11-1所示。
图11-1 毛霉
(1.菌丝;2.孢囊梗;3~4.孢子囊;5.轴囊;6.接合孢子) (三)发生条件 毛霉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粪便、陈旧稻草及堆肥上。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产生的孢子数量多,空气中飘浮着大量毛霉的孢子。在菌种生产或代料栽培过程中,如不注意无菌操作及搞好环境卫生等技术环节,毛霉的孢子靠气流传播,是初侵染的主要途径。已发生的毛霉,新产生的孢子又可以靠气流或水滴等媒介再次传播侵染。
毛霉在潮湿条件下生长迅速,如果菌种瓶或菌种袋的棉塞受潮,或接种后培养室的湿度过高,均容易受毛霉侵染。小毛霉是一种喜热真菌,在20~55℃条件下生长旺盛,能在几天内迅速污染整个蘑菇菌床。
(四)防治方法
1.搞好环境卫生 清理并隔离污染物和采菇后的残留物,保持培养室、栽培室及其周围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是防止侵染最有效的措施。
2.堆肥要彻底消毒 菌种瓶(袋)的棉花塞要防止受潮积水。
3.药物防治 用占干料重0.1%的甲基托布津拌料。
二、根霉
根霉(Rhizopus)的代表种是匍枝根霉(R.nigricans),异名黑根霉(R.nigricans Ehrenberg)。在分类学上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根霉属。
(一)为害症状 根霉是菌种生产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污染杂菌,发生普遍,危害也相当严重。由于没有气生菌丝,所以污染后,其扩散速度较毛霉慢,范围也较小。培养基或堆肥受根霉浸染后,初期在表面出现匍匐丝向四周蔓延。匍匐菌丝每隔一定距离,长出与基质接触的假根,通过假根从基质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后期在基物表面0.1~0.2厘米高处形成许多圆球形。颗粒状的孢子囊,颜色由开始时的灰白色或黄白色,至成熟后转变为黑色,整个菌落外观,有如一片林立的大头针,这是根霉污染最明显的症状。
(二)形态特征 菌落初期白色,老熟后灰褐色或黑色。匍匐菌丝弧形,无色,向四周蔓延。由匍匐菌丝与基物接触处长出假根,假根非常发达,多枝,褐色。在假根处向上长出孢囊梗,直立,每丛有2~4条成束,较少单生或5~7条成束,不分枝,暗灰色或暗褐色,长500~3500微米。顶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初期黄白色,成熟后黑色。
孢子囊内囊轴明显,球形,基部与柄相连处形成囊托。孢囊孢子球形、卵形,有棱角或线状条纹。有性生殖属异宗配合,通过两条可亲和的菌丝顶端接触进行接合,形成接合孢子。接合孢子球形,有粗糙的突起。
匍枝根霉的生活史:无性繁殖由菌丝形成孢襄梗,其顶端发育成孢子囊。当囊内的孢囊孢子成熟后,孢囊壁破碎,散出的孢囊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又萌发成菌丝。有性生殖是通过"十"、"一"两系菌丝各自所形成的配子囊相互结合后产生接合孢子。在接合孢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并形成芽管破壁而出,而且芽管伸长后,其顶出可直接形成孢子囊,内生孢囊孢子。孢子萌发又成菌丝(图11-2)。
图11-2 根霉
(1.菌丝;2.孢囊梗;3~4.孢子囊;5.接合孢子) (三)发病条件 根霉适应性强,分布广。在自然界中生活于土壤、动物粪便及各种有机物上,孢子靠气流传播。匍枝根霉在30℃生长良好,但不耐高温,在37℃下,便不能生长。根霉与毛霉同属好湿性真菌。开始仅在料面或棉塞附近出现,当堆肥含水量高或空气粗对湿度大时,就很快伸展到料内外,使整袋或整床堆肥变黑,不能出菇。不能利用硝酸盐,在有添加硝酸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
(四)防治方法 同毛霉的防治方法。
三、曲霉
曲霉(Aspergillus)的种类很多,污染菌种和堆肥的有黑曲霉(A.niger)、黄曲霉(A.flavus)、烟曲霉(A.fumigatus)、亮白曲霉(A.candidus)、棒曲霉(A.clavatus)、杂色曲霉(A.versicolor)、土曲霉(A.terreus)等,其中以黑曲霉、黄曲霉发生最为普遍。在分类学上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曲霉属。
(一)为害症状 曲霉在自然界中分布厂泛,种类繁多,是食用菌菌种生产和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病害的名称有黄霉病、黑霉病等。曲霉不同的种,在培养基中形成不同颜色的菌落,黑曲霉菌落呈黑色,黄曲霉呈黄至黄绿色:烟曲霉呈蓝绿色至烟绿色,亮白曲霉呈乳白色:棒曲霉呈蓝绿色;杂色曲霉呈淡绿、淡红至淡黄色。大部分种呈淡绿色类似青霉属。
曲霉不仅污染菌种和堆肥,而且严重影响人的健康。黄曲霉分泌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黑曲霉和烟曲霉产生的孢子浓度高时可成为人体(以及鸟类和其它脊椎动物)的致病菌,寄生于肺内发生肺结核式的病症,这种病叫曲霉病或"蘑菇工人肺病"。
2.形态特征 菌丝比毛霉短而粗,具横隔,分枝。分生孢子梗着生在由菌丝特化的厚壁而膨大的足细胞上,并略垂直于足细胞,大多无横隔,不分枝,常在顶端膨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顶囊。顶囊表面产生辐射状的小梗,小梗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双层的小梗,下面一层称为梗基或初生小梗,是上大下小的柱形细胞。分生孢子自小梗顶端相继形成(不是出芽方式),最后成为不分枝的分生孢子链。由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链共同构成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头具有不同颜色(图11-3)。
图11-3 曲霉
(1.足细胞;2.分生孢子梗;3.顶囊;4.梗基;5.小梗;6.分生孢子) (三)发病条件 曲霉主要利用淀粉,因此谷粒培养基或含淀粉较多的堆肥易受其害。但曲霉也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在通风不良并潮湿的条件下易发生。
曲霉嗜高温,如烟曲霉在45℃或更高温度生长旺盛;黄曲霉、土曲霉可在65℃的蘑菇堆肥中生存30分钟。
(四)防治方法 同毛霉的防治方法。
四、脉孢霉
脉孢霉(Neurospora)俗称红面包霉,常见的种有好食脉孢霉(N.sitophila)、粗糙脉孢霉(N.crassa),前者是为害食用菌的主要种,后者被认为是真菌遗传研究的标准种。在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粪壳霉目,粪壳霉科。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种的链孢霉属(Monilia)。
(一)为害症状 脉孢霉常发生在6~9月菌种生产季节,主要危害各种食用菌菌种,也发生在栽培过程中,危害食用菌的菌丝体和子实体。
脉孢霉是一种顽强、速生的气生霉,堆肥受其污染后,即在料面迅速形成橙红色或粉红色的霉层—分生孢子堆。霉层如在塑料袋内,可通过某些孔隙迅速布满袋外,在潮湿的棉塞上,霉层厚可达l厘米。在高温高温条件下,能在l~2天内传遍整个培养室。堆肥一经污染很难彻底清除,常引起整批菌种或堆肥报废,经济上损失很大。
(二)形态特征 子囊孢子外壁上有突起,有如纵肋,故名脉孢霉。有性阶段的子囊壳簇生或散生,生于基质表面或埋于内部。成熟的子囊壳为暗褐色,梨形平卵形,开口乳头状。子囊壳内禽有多个子囊,但无侧丝。子囊圆柱形,有短柄,一个子囊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罕有4个),其中4个属一交配系统,另4个属另一交配系统。
无性阶段的脉孢霉,通常为细粉状微白色。营养菌丝有隔,分枝;产孢菌丝上伸,呈双叉状分枝。分生孢子梗非常简单,较短,直接从菌丝上长出,与菌丝无明显区别。分生孢子串生成链,罕见单生,易脱落。分生孢子单细胞,卵形至柠檬形。分生孢子能无限繁殖下去,造成严重危害。脉孢霉的生活史如图11-4所示。
图11-4 脉孢霉(仿陈士瑜)
(三)发病条件 脉孢霉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土壤中、禾本科植物以及富含淀粉的食物上,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在培养室环境不卫生;或堆肥高压灭菌不彻底;或棉塞受潮、过松;或菌袋破漏,是脉孢霉初侵染的主要途径。堆肥一旦受侵染后,所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是再浸染的主要来源。脉孢霉病的发生与下列生态条件有关:
1.温度 脉孢霉菌丝在4~44℃均能生长,25~36℃生长最快,4℃以下停止生长,4~24℃生长缓慢。在31~40℃条件下,只需8小时菌丝就能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孢子在15~30℃萌发率最高,低于10℃萌发率低。由于脉孢霉在30℃以上生长迅速,而食用菌菌种生产大多是在6~9月高温季节,因此,它是菌种生产期间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2.湿度 堆肥在食用菌适生含水量范围内(53%~67%),脉孢霉生长迅速,特别是棉塞受潮时,能透过棉塞迅速伸入瓶内,并在棉塞上形成厚厚粉红色的霉层。含水量在40%以下或80%以上,则生长受阻。
3.酸碱度 培养基的pH值在3~9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为pH5~7.5。在琼脂和谷粒培养基上脉孢霉属和链孢霉属都能迅速生长,但培养基pH值较低的适于链孢霉属的生长,pH值较高的适于脉孢霉属的生长。
4.空气 脉孢霉属好气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分生孢子形成快,无氧或缺氧时,菌丝不能生长,孢子不能形成。
(四)防治方法
1.清洁卫生 在菌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要注意杜绝病原菌侵染的途径,如搞好接菌室、培养室及周围的清洁卫生。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作堆肥。装袋时要捡除粗枝硬物,防止刺破料袋。高压时棉塞上要包紧薄膜或牛皮纸,预防棉塞受潮等。
2.用灭菌剂 对培养室地面、墙壁、培养架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
3.覆土抑菌 对局部感染的菌种,可拔掉棉塞,将瓶口和棉塞都经火焰灭菌后,棉塞沾以石灰再塞上。如污染虽较严重,但食用菌菌丝仍有很强生活力,可将污染的菌袋搬至树荫下,挖土深30~40厘米,将菌袋放入排好,再盖湿润土壤,过10~15天脉孢霉即消失,而食用菌菌丝仍可恢复生长。如棉塞、胶布等处发现有较厚的粉红色霉层时,应及时滴上适量的甲醛或煤油或柴油,然后用薄膜包扎,可使霉层糜烂死亡。如为害严重的,应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防止分生孢子借气流之助,再次扩散侵染。
五、酵母菌
酵母菌是菌种分离、菌种生产及栽培过程中常见的污染菌。种类繁多,危害食用菌的属有隐球酵母(Cryptococcus)和红酵母(Rhodotorula),又以红酵母属中的深红酵母(R.ruba)、橙红酵母(R.aurantiaca)、粘红酵母粘红变种(R.glutinis)等为最常见。分类属半知菌亚门,芽孢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
(一)为害症状 堆肥或菌种袋(瓶)受酵母菌污引起堆肥发酵,发粘变质,散发出酒酸气味,食用菌的菌丝不能生长。试管母种被隐球酵母污染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乳白色至褐色的粘液层,受红酵母浸染后,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红色、粉橙色、黄色的粘稠菌落。
(二)形态特征 酵母菌菌体为圆形或椭圆形单细胞,以芽殖方式进行繁殖。隐球酵母菌落呈乳白色至褐色,芽孢子无色,直径变异大,4~20微米,卵圆形。红酵母的营养体是出芽细胞,少数种偶而形成假菌丝体。细胞红色或黄色,椭圆至长椭圆形(图11-5)。
图11-5 酵母菌
(三)发病条件 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到处存在,大多生在植物残体、空气、水及有机质中。初次侵染是由空气传播孢子,再次侵染是通过喷水、工具(消毒不彻底)等传播。在菇床堆肥偏湿,气温较高和通气不良的情况下,极易发生。
(四)防治方法
1.培养基灭菌要彻底,接种工具要进行彻底消毒,接种时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2.选用质量优良、纯正、无污染的母种接原种。
3.栽培时可用干料重0.1%的70%甲基托布津拌料。
4.加强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培养室内防止温度过高。
六、细菌
细菌(Bacteria)是单细胞裂殖的微生物,分布广,繁殖快,常造成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的严重污染。危害食用菌的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枯草杆菌粘液变种(Bac.subtilus var.mucoides)和蜡状芽孢杆菌粘液变种(Bac.cereus var.mucoides);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的托氏假单孢菌(P.tolassii)和荧光假单孢菌(P.fluorescens)等。在分类上属原核界、裂殖菌门,裂殖菌纲。
(一)为害症状 细菌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中发生普遍,危害也相当严重。试管母种受细菌污染后,在接种点周围产生白色、无色或黄色粘液状,其形态特征与酵母的菌落相似,只是受细菌污染的培养基能发出恶臭气味,食用菌菌丝生长不良或不能扩展。液体菌种被细菌污染后,不能形成菌丝球。栽培过程中,堆肥受细菌污染后,呈现粘湿、色深,并散发出酸臭味,食用菌菌丝生长受阻,严重时,堆肥变质、发臭、腐烂。香菇菌筒被细菌污染后,常造成烂菇筒。
(二)形态特征 细菌的个体形态有杆状、球状或弧状。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呈杆状或圆柱状,大小为1~5微米×0.2~1.2微米,当做成水装片时,经特殊染色,可观察到鞭毛。当环境不良时,能在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芽孢。芽孢外被厚壁,抗逆性强,尤其是对高温有非常强的忍耐力,一般在100℃下,3小时仍不丧失其生活力,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反应。假单孢属的细菌,细胞形状差异很大,通常呈杆状或球形,大小为0.4~0.5微米×1.0~1.7微米,典型的细胞在一端或两端具有1条或多条鞭毛,形成白色菌落,有的种能产生荧光色素或其它色素,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图11-6)。黄色单孢菌仅具一根端生鞭毛,菌落黄色粘质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
图11-6 细菌
(1.枯草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3.假单孢菌) (三)防治方法
1.培养基灭菌要彻底,接种工具要进行彻底消毒,接种时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2.选用质量优良、纯正、无污染的母种接原种。
3.栽培时可使用合适剂量的青霉素或链霉素。
七、白色石膏霉
白色石膏霉(Scopulariopsis fimicola),别名粪生帚霉、粪生节卵孢霉、白皮病。分类上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丝孢科,帚霉属。
(一)为害症状 白色石膏霉主要危害蘑菇菌丝。菌床一旦发生该菌污染后,在其污染范围内堆肥酸碱度大幅度下降,蘑菇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均受抑制,对蘑菇的产量影响较大。堆肥进房后,若受该菌的侵染,开始在料面出现白色绵毛状菌丝体,形成圆形菌落,大小不一。几天后,绵毛状菌落转变成白色革质状物,后期变成白色石膏状的粉状物,最后变成桃红色粉状颗粒(大量的分生孢子堆集)。此时菌落下面的堆肥几乎被该病原菌的菌丝占领,蘑菇的菌丝不能生长,被污染的堆肥酸碱度急剧下降产生酸臭味。
(二)形态特征 菌丝白色,有分枝,分隔。分生孢子梗短,直接从基质或气生菌丝,菌丝索分枝生出,顶端轮轴状分枝,分枝的顶端串生着短链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至球形,略有疣状突起,基部平切。孢子印粉红或桃红色。分生孢子脱落后,在分枝的孢子梗顶端留有环痕(图11-7)。
图11-7 白色石膏霉的分生孢子梗
(三)侵染途径 白色石膏霉平时生活在土壤中,这种霉菌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较适宜于碱性环境下生长。该菌可随堆肥或覆土进入菇床,也可随气流传播进入菇棚。堆肥发酵不良、含水量过高和呈碱性条件、菇棚温度偏高等,均有利于其繁殖。牛粪末充分腐熟的堆肥易发生此病。
(四)防治措施
1.堆肥进行后发酵,以65℃的料温杀灭白色石膏霉。
2.此病菌适宜在碱性条件下生长,因此堆料时石灰用量不能过多,但又不能将堆肥调成酸性。
3.局部发生时可用1份醋酸加7份水混合喷治,也可用2%甲醛溶液作局部处理。国外介绍用过磷酸钙撒在发病的料面上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严重发病时,每100平方米菌床用多菌灵1000倍液10千克进行喷雾防治。
八、褐色石膏霉
褐色石膏霉(Papulaspora byssina),又叫黄丝葚霉、菌床团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无孢目无孢科。
(一)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在堆肥或覆土层表面出现大型灰白色绒毛状菌斑,扩展速度较快,不久,由于菌核状细胞球的大量形成而使菌斑的颜色变成肉桂褐色或褐色,并呈粉状,用手指摩擦有滑石粉的感觉。菌核状的细胞球用放大镜即可观察,具有暗色色素,并在外围常有新增长出来的白色菌丝。形态特征 菌丝初为白色,渐变褐色,具锁状联合。生活史中不形成分生孢子。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部分菌丝扭结形成菌核状的细胞球,直径50~449微米,老菌丝也可分段断裂。以小菌核繁殖。细胞球刚形成时为浅色,随菌丝细胞内色素的增加而变成褐色,肉眼可以看见(图11-8)。
图11-8 褐色石膏霉
(二)发病条件 病菌平时生活在土壤腐烂有机物质及木材上,老菇房中的木质床架上亦常发生。堆肥本身带菌和老菇房末彻底消毒是菇床发生此病害的主要病菌来源,此外,空气中亦可传播断裂的菌丝段。堆肥堆制过度腐熟、含水量过高,以及通风不良,温度偏高时有利病菌生长。
(三)防治方法
1.老菇房的床架及木板等在栽培结束后应拆洗浸孢和药剂消毒处理,防止病菌藏匿。
2.堆肥堆制避免过度腐熟并保持适宜的含水量。
3.堆肥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
九、鬼伞
鬼伞(Coprinus)是一群草腐伞菌,是蘑菇栽培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杂菌,菇床上发生的鬼伞种类较多,为害程度也有差异。有的只是与蘑菇争夺营养,有的则可以抑制蘑菇菌丝的生长。在菌种生产过程中,鬼伞还可污染菌种。
(一)为害症状 发生初期,其菌丝白色,易与蘑菇菌丝混淆,但鬼伞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且颜色较白,并很快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单生或群生,柄细长,菌盖小,灰至灰黑色,出现后1天即凋萎或自动消解成黑色汁液。
(二)形态特征 鬼伞类在形态上的共同特征是菌盖初呈弹头形或卵形,玉白、灰白或灰黄色,表面大多有鳞片毛。菌柄细长,中空。老熟时菌盖展开,菌褶逐渐变色,由白变黑,最后与菌盖自溶成墨汁状。孢子在墨汁之中。几种常见鬼伞的形态特征如表11-1、图11-9所示。
表11-1 几种常见鬼伞的形态特征
种 名 菌 盖 菌 柄 菌环
毛头鬼伞C.comatus 长柱形、较大,顶红褐色,密布反卷鳞毛 基部向上渐细,基部鳞茎状,有条纹 无
粪鬼伞C.sterquilinus 短柱状,后平展。有条纹 基部膨大 有
长根鬼伞C.macrohizus 钟状,较小 细长,有尖细假根 无
晶粒鬼伞C.micaceus 幼时卵圆,后圆锥状,早期有云母状小颗粒 圆柱形,质脆,中空。 无
墨汁鬼伞C.atramentarius 边缘易开裂,易自溶 细长、弯曲 痕迹
光头鬼伞C.fuscesens 光滑,略有纤毛 细长而光滑 无
图11-9 几种常见鬼伞
1.墨汁鬼伞 2.粪鬼伞 3.毛头鬼伞 4.晶粒鬼伞 5.光头鬼伞 6.长根鬼伞 (三)发生条件 各种鬼伞腐生于有机丰富的草地、林间或潮湿腐解的草堆和畜粪堆上,担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菇床上发生鬼伞菌一是空气中的担孢子沉降到床面堆肥,二是土壤或粪肥等带菌。蘑菇播种后7-l0天内可见其子实体,堆肥氮素营养过多,pH呈弱酸性反应以及播种后菇房通风不良,温度湿度过高,均易发生鬼伞。
(四)防治方法
1.配制优质堆肥,要求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草料及畜粪,并进行高温堆制。翻堆时一定要将粪块弄碎或清除。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
2.控制合理的碳氮比值,防止氮素养分过多,同时适当增加石灰用量,供堆肥的pH呈碱性。
3.菇床上一旦出现鬼伞要及时拔除,防止孢子扩散。
十、斑褶菌
斑褶菌(Panaeolus),又称花褶伞,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鬼伞科,斑褶菇属。常见的种有钟盖斑褶菌、束带斑褶菌、网纹斑褶菌及粪生斑褶菌,是一群发生于蘑菇菇床上的毒菇。
(一)为害症状 覆土后出菇前或出菇期间,菇床上发生的一种小型伞菌。
(二)形态特征 斑褶菌这一属的主要特征是菌盖边缘常垂悬有菌幕的残片。菌柄中生,脆骨质。菌褶与柄贴生,菌褶成熟后因孢子残留而成灰黑相间的花斑。
网纹斑褶菌的形态特征是: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1~3厘米,钟形至半球形,顶端钝圆,平滑,幼小及潮湿时呈烟灰色,干时灰色、淡赭色或奶油白色,中部时常有裂纹或网纹;边缘有菌幕残片。菌肉薄,色淡。菌褶直生,稍宽,不等长,初期白色,后变灰色,因孢子的集结而形成黑色斑点。菌柄圆柱形,与菌盖同色,长5~15厘米,粗0.2~0.6厘米,上下大小一致,脆骨质,中空,上部色浅并被粉状物,基部常有白色绒毛。孢子柠檬形,黑褐色,光滑,9~15微米×7~9微米,孢子印黑色图11-10。
钟形斑褶菌形态上的主要特点是菌盖褐灰色,菌柄上部有条纹。粪土斑褶菌的主要特点是菌盖灰褐色或灰白色,表面平滑;菌柄细长。
图11-10 网纹斑褶菌
(1.子实体;2.菌柄纵切面;3.孢子) (三)发生条件 斑褶菌平时生长在草食动物粪便堆上,担孢子通过气流传播,随堆肥畜粪或空气进入菇床。
(四)防治方法
1.堆肥高温堆制发酵和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
2.一旦发现病菌子实体长出菇床,及时清除并将下面的覆土及堆肥挖出处理。
十一、木霉菌
木霉菌(Trichoderma)是国内外蘑菇栽培及菌种生产过程发生普通和为害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引起蘑菇发生绿霉病的主要有半知菌亚门的绿色木霉菌(T.viride)和康氏木霉菌(T.koningii)两个种。此外,还有白色木霉菌、粉绿木霉菌及假康氏木霉菌。
(一)为害症状 不论哪种木霉菌,也不论它发生在蘑菇栽培过程或菌种生产过程的任何阶段,发病后的共同症状特征是先在发病部位长出白色纤细的菌丝体并形成菌落,经过2~4天逐渐变为绿色或墨绿色的霉状物,蘑菇菌丝生长受抑制或消失,有的木霉菌还可侵染为害子实体,引起蘑菇死亡或菌柄基部水渍状腐烂或菌盖上出现淡褐色稍凹陷病斑,直径在0.5厘米以内,病斑的边缘不清晰,病斑表面常被白色霉状菌丝或绿色霉状物所覆盖。
(二)形态特征 菌丝纤细,无色,有横隔壁和分枝。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一般有2~3次分枝。着生分生孢子的小梗瓶形或锥形。绿色木霉分生孢子多为球形,孢壁具明显的小疣状突起,菌落外观深绿色或蓝绿色。康氏木霉的分生孢子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壁光滑,菌落外观浅绿、黄绿或绿色(图11-11)。
图11-11 木霉
(三)发病条件 木霉属的各个种平时多以腐生生活方式生活在土壤或有机物质上,形成的分生孢子成熟后随气流传播,也可随昆虫、螨及菇房工作人员和操作工具进行传播。木霉菌不同的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其生长适温在22~26℃,有些种在氮素营养缺乏情况下,如果pH低于6,生长仍很好。多数种在堆肥中的碳氮比为22~23:1情况下有利其生长。加入醋酸和糖的堆肥特别适合其生长,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代料压块栽培香菇的堆肥中麸皮的加入量超过15%,木霉菌发生严重。蘑菇菇房中的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木霉菌的生长。
(四)防治方法
1.搞好菇房的清洁消毒,尽可能减少菌源。播种前对菇房及床架喷洒3%~5%的甲醛或石炭酸,喷后密闭门窗24小时。也可喷洒3%的五氯酚钠或0.25%的新洁尔灭。
2.堆肥药剂处理。播种前4~5天或第一次翻堆时,每l立方米堆肥用甲醛200~250毫升加敌敌畏150毫升,对水多少视堆肥干湿程度而定,药液配好后,从堆肥堆顶打洞注进堆料的不同部位,用薄膜覆盖熏蒸24~48小时,揭膜散堆使多余药液散发1~2天后,再铺床播种。
3.堆肥进行后发酵处理。条件较好的菇房,可不用药剂熏蒸堆肥,前发酵结束后,堆肥搬进菇房,及时进行后发酵处理。保持在24小时内使堆肥及菇房的温度上升到60~62℃,并保持4~6小时然后降温到50~52℃保持72小时,便可达到后发酵的要求并杀死堆肥内的病菌和害虫害螨。
4.选用生长健壮、菌龄适宜的菌种,并适当加大菌种用量,可有效控制绿霉菌的生长。在气温较低时播种。
5.床面发生绿霉菌后,可用l:200~300倍克霉灵处理发病部位,或用1:1的多菌灵、百菌清混合粉撒在发病部位上,均可杀死绿霉菌。
十二、青霉菌
青霉菌(Penicillium),发生在菌种生产及栽培过程,除污染菌种及堆肥外,有时引起幼小的菇蕾腐烂。常见的种有圆弧青霉(P.cyclopium)、产黄青霉(P.chysogenum)、绳状青霉(funiculosum)等。
(一)为害症状 发生初期,出现白色绒毛状平贴的圆形菌落,随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成熟,变成蓝绿色或淡蓝色粉状菌斑,外围有狭窄或较宽的白色菌丝圈带,蘑菇菌丝生长受阻。菌种生产过程常引起大批菌种受污染而报废,栽培发菌时侵染堆肥(图版39,图右),出菇期间首先在菇根及幼小的菇蕾上生长,然后由老菇根或死亡菇蕾向生长正常的菇柄基部发生侵染,引起菇柄基部出现淡黄色或黄褐色腐烂症状,并由基部向上扩展。在死亡菇蕾或老菇根上可长出蓝绿色或淡蓝色的粉状霉层。
(二)形态特征 营养菌丝具横隔,为埋伏型或部分埋伏型、部分气生型。气生菌丝密毡状、松絮状或部分结成菌丝索。分生孢子梗由埋伏型或气生型菌丝生出,直立,除个别种外,与曲霉不同的是无足细胞。分散或集合甚至聚集成孢梗束,有横隔膜,光滑或粗糙。其顶端有一至多次分枝呈扫帚状,称为扫帚枝。扫帚枝对称或不对称,最后一级分枝即为产生分生孢子的小梗。着生小梗的细胞叫梗基,支持梗基的细胞叫副枝。每一小梗顶端着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椭圆形或短柱形,直径2~4微米。大量生长时的分生孢子呈蓝绿色(图11-12)。
图11-12 青霉
(三)发生条件 青霉菌平时腐生于土壤及各种有机物上,有的种具有弱寄生性,其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空气中随处都有病菌的分生孢子,一旦沉降到有机物质上面,只要有一定的温度条件便可萌发生长,酸性反应的基质更适其生长。菌种生产过程是引起菌种受污染的重要害菌,菇床上多发生在采菇后留下的菇根及幼小菇蕾上,一旦在老菇根或菇蕾上生长后其菌丝可侵染与之接触的健康子实体。
(四)防治方法
1.菌种生产过程严格堆肥的消毒灭菌及保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防止培养袋的破损。
2.栽培时保证播种和播种后堆肥呈弱碱性反应,不利于青霉菌生长。
3.及时清挖采后留下的老菇根及衰亡的小菇蕾。
4.用于料重0.2%,含量为25%的多菌灵拌料。
十三、黄霉菌
黄霉菌又称黄疣孢霉(Sepedonium chrysospermum),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丝孢科,瘤孢菌属。是近年来在江苏、安徽及上海等地蘑菇栽培中发生较为普遍,为害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害流行年份,引起大面积菇房不出菇或严重减产。
(一)为害症状 菇床播种后在发菌阶段,病菌的菌丝与蘑菇的菌丝很难区别,均为白色,许多菇农将病菌的菌丝误认为是蘑菇菌丝。覆土后,病菌产生孢子时,白色绒状菌丝变成黄色至金黄色,此时剥开覆土检查,会看到堆肥草秆上有许多黄色霉菌,看不到蘑菇菌丝。取一把发病的堆肥可闻到浓浓的霉气味。发病菇床覆土后不能出菇,或只有少量子实体形成。
(二)形态特征 菌落最初白色,老时由于形成大量厚垣孢子而呈金黄色。菌丝有隔,具分枝,分枝短,分枝上生单个或双叉或数个丛生的短细枝。在短细枝顶端单生球形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初期无色,老熟时黄色至金黄色,外壁粗糙,呈明显的瘤状突起。分生孢子梗纤细,轮状分枝,有时分枝稀疏。分生孢子梨形或长椭圆形至卵形,单生于轮状分枝的顶端(图11-13)。
图11-13 黄疣孢
(1.分生孢子梗;2.分生孢子;3.厚垣孢子) (三)发病条件 病菌平时生活在有机物质及堆肥上,也可寄生在野生菇类上,孢子随气流扩散传播,菇床上病菌的初次侵染来源包括堆肥本身带菌,播种菌种带菌,老菇房床架藏匿病菌及空气中的病菌孢子沉降到菇床。其中以播种菌种带菌及堆肥带菌为害性更大,菇房一旦发病后,病菌孢子可随气流传到附近的菇房。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稻麦草,堆料场地及其附近不能堆放废旧堆肥,最好在水泥场地上进行堆料,防治病菌污染堆肥。
2.按标准进行高温堆制发酵,提高堆肥的堆制质量。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杀死病菌。
3.保证播种用的菌种不受病菌侵染。播种后床面覆盖废旧报纸或地膜,待发菌后揭去,防止空气中的病菌孢子降落到堆肥上。
4.一旦发现病害发生,及时将发病部位的堆肥移出菇房深埋或烧掉,防止扩散。
十四、毛壳菌
毛壳菌又称做橄榄绿霉菌(Chaetomium),属子囊菌亚门,粪壳霉目,毛壳霉科的毛壳霉属。此属包括了许多种,常见的有嗜热毛壳霉、橄榄色毛壳霉及球毛壳霉等。是蘑菇栽培中发生普遍并为害较重的一种杂菌。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播种后l5天内,影响蘑菇菌丝的定植和发菌,使堆肥变质,导致不出菇或严重减产。
(一)为害症状 播种后一周左右,堆肥表面及内部出现灰白色绒状菌丝,和蘑菇菌丝不易区别。几天后,在灰白色绒状菌丝丛中出现颗粒状小点,堆肥秸秆上随之出现橄榄绿色菌斑。毛壳菌生长的床面,堆肥变黑腐烂,蘑菇菌丝不能生长或生长受到抑制,覆土后,不能出菇或只出少量的菇,原因是该病菌除破坏堆肥外,还可产生一种对蘑菇菌丝有毒害作用的毛壳霉素。
(二)形态特征 菌丝丝状、透明、有隔,交织呈棉絮状。子囊壳呈球形、卵形、桶形等,绿色或褐色,顶端有一孔口。子囊壳壁细胞状结构,膜质,易破裂,着生各种形式的附属丝。固定在基质上吸收养分的为根状须根。生于四周及顶端的为侧生附属丝和顶生附属丝(图11-14)。子囊有柄、棒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不规则排列。子囊孢子柠檬形或广卵形,两端略尖,黄褐色、暗褐色至橄榄色。
图11-14 毛壳菌
(三)发病条件 毛壳菌是一类生活在纤维素物质丰富的土壤、粪便及其他腐烂的有机物质上的腐生真菌,其孢子随气流传播。稻草、麦秸、棉籽壳及畜粪、饼肥上面往往带有大量的病菌。堆肥堆制发酵时,如果堆内温度达不到62℃,嗜热毛壳菌则可在50~58℃范围内生长,更谈不上杀死病菌的孢子。另外几种毛壳菌则喜欢生长在25℃左右环境下。
(四)防治方法
1.堆肥前发酵堆制时,要求堆内温度在第一次翻堆时达到65℃,才可杀死嗜热毛壳霉的孢子及菌丝。堆肥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提高堆肥的质量和通气性能。
2.防止堆肥过度腐熟、含水量过高和氨气过量。若含水量过高,进房前最好摊晒1天,既可控制适宜的含水量,又可散发氨气。
3.搞好菇房内外环境卫生,尽可能减少病菌孢子源。
十五、粘菌
粘菌(Myxomycetes)为害食用菌菇床、菌筒及段木的种类相当多。发生在菇床上的粘菌包括绒孢菌(Physarum polycephalum)、煤绒菌(Fuligo septica)、发网菌(Stemonitis splendens)、粉瘤菌(Lycogala epidendrum)、钙丝菌(Badhamia utricularis)等多种。不论哪种菌,其前期的营养体均为粘稠状的菌落,无菌丝,其颜色鲜艳并多样化。
(一)症状特点 发生在菇床堆肥或覆土土粒表面,初期为粘菌的营养体生长扩展阶段,床面出现白色、黄白色、鲜黄色或土灰色等不同颜色的菌落,其菌落没有菌丝,是一层粘稠状的液体,向一方或四周扩展。扩展的前缘多呈扇状或羽毛状,边缘清晰,其下面的堆肥变潮湿并逐渐腐烂,蘑菇菌丝生长受抑或逐渐消失。若在覆土后发生,覆土层变潮湿并板结,不出菇或长出的蘑菇其菌柄基部常呈水渍状软腐。后期则在发病部位形成子实体,不同种类的菇菌形成的子实体形态、颜色及大小不同。
(二)形态特征 为害食用菌的粘菌,涉及四个目,其主要的形态特征如图11-15。
图11-15 粘菌
1.盘头菌;2.白头高杯菌;3.煤绒菌;4.淡黄绒泡菌;5.彩囊钙丝菌 粘菌的营养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是一团由多核的、无细胞壁的、裸露的原生质所组成,叫原生质团。原生质团能作变形虫式的运动,故又叫变形体。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在营养生长时期,变形体有向潮湿、黑暗和有食物之处移动的特性。在生殖时期则相反,向干燥有光的地方移动。变形体停止运动后,外生护膜,成为子实体。子实体为各种形式的孢子器,内产生孢子,孢子具纤维素的细胞壁,成熟后散出,在潮湿环境中萌发,并经过成对配合,逐渐变为新的变形体。
(三)发病条件 粘菌属一类围食性病菌,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潮湿环境,在树林中落地的枯枝落叶或死亡树桩上较多。形成的孢子靠气流传播。菇床上发生粘菌病的菌源来自土壤或堆肥或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粘菌孢子,只有在环境阴暗、潮湿、有机质丰富及细菌多的条件下才有利其生长和为害。粘菌发生的床面,细菌和线虫等必然大量存在,在粘菌的营养体围食细菌的同时也围食食用菌的菌丝及孢子,并可引起子实体软腐。菇床上一旦发生粘菌为害,在条件适宜时,其粘稠菌落一天可扩展几厘米至十儿厘米,甚至可覆盖大片菇床。
(四)防治方法 防治粘菌以生态防治方法为主,包括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控制适宜的含水量,提高堆肥的堆制质量和保持适当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停止向菇床喷水,然后喷0.2%硫酸铜溶液。
十六、胡桃肉状菌
胡桃肉状菌(Dichliomyces microspora),又称小孢德氏菌,俗称假块菌、小牛脑菌、菜花菇等。属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散囊菌科,德氏菌属。
(一)症状特点 菇床播种后至覆土前发生胡桃肉状菌病害时,堆肥表面发生棉絮状奶油色的浓密菌丝体,堆肥中的蘑菇菌丝生长受抑制,堆肥呈暗褐色湿腐状,并散发出明显的漂白粉气味。随病菌菌丝的扩展,变质腐烂的堆肥增加,直至整个菇床。这种发病原因多由菌种带病菌或堆肥本身带病菌所引起。
若在覆土后发病,病菌主要在覆土(土粒)中扩展,严重发生时病菌的菌丝长在覆土表面,并在覆土表面蔓延。当病菌的菌丝在覆土中扩展时,覆土表面出现潮湿的斑块,并散发出浓浓的漂白粉气味,病菇床不能出菇,或只有零星几个菇,病菌菌丝在发病部位生长7~14天后,在覆土与堆肥之间开始扭结形成团块状的子囊体。当病菌的子囊体在覆土下面大量形成时,可将覆土顶起,使原来平整的床面变为凹凸不平,有的地方还露出病菌的子囊体。
(二)形态特征 菌落初为白色。菌丝粗壮,具分枝,有隔。子囊果群生在覆土表面或料层中,大小不一,自1毫米至4厘米,初期乳白色,后变红褐色,多皱褶,酷似胡桃肉仁或牛脑髓,肉质。表皮下密生子囊。子囊排列不整齐,长椭圆形或卵形,内有8个子囊孢子,当子囊孢子成熟时,子囊自行消解,释放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圆球形,无色,光滑(图11-16)。
图11-16 胡桃肉状菌
国内外蘑菇栽培地区均有发生,为害轻重程度不一,采用工厂化、机械化及标准化栽培的现代菇场内,病害不易发生,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及上海等省、直辖市均有发生,该病菌虽然不直接侵染菌丝及子实体,但菇床上一旦发生胡桃肉状菌病害后,蘑菇菌丝生长受抑制,子实体不能形成或严重减产,其为害程度常常超过直接寄生在菌丝或子实体上的其他病害。
(三)发病条件 病菌平时潜伏在稻、麦草秸秆内或土壤中,老菇房中的床架竹木上,病菇床上的废弃堆肥及土粒中存在大量的病菌孢子。病菌孢子在一般情况下不易萌发,但抗逆能力很强,潮湿的孢子在60℃高温下需3O分钟才可致死,若在干燥条件下,则需80℃处理2小时才能杀死。因此,一般的高温堆料和后发酵处理不易将病菌孢子杀死,病菌孢子需要有蘑菇菌丝生长过程中的刺激作用,而且要在超过l6℃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萌发,有报道认为病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但也有报道认为适温为24~27℃。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低于l6℃时病菌孢子不易萌发。因此,控制较低的菇房温度可有效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菇床发病病菌的来源包括菌种本身带菌、堆肥带菌、覆土(土粒)带菌及空气带菌。播种后菇房温度过高有利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此外,堆肥及覆土呈偏酸性条件及菇房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也有利此病发生。
(四)防治方法
1.防止病菌污染堆肥及覆土土粒。要求堆料场地及挖取覆土的地方不带病菌,堆肥最好在水泥场地上堆制,切勿在堆放过废弃堆肥的地方堆料及挖取覆土。推广使用泥炭或塘泥、河泥作覆土材料。
2.防止病菌孢子随空气进入菇房。工厂化、机械化程度高的菇房有条件进行空气过滤,一般的简易菇房则做不到,但可在播种后覆盖地膜或报纸,并定期对覆盖物喷洒药剂杀死病菌。
3.调节堆肥的酸碱度:翻堆时加大适量石灰及石膏粉,不但可提高堆肥的质量,也可使堆肥呈弱碱性反应,不利于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
4.搞好菇房的清洁卫生:生产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将床架拆洗浸泡及消毒,不能拆洗的固定部分要用5%烧碱水或4~5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剂涂刷,杀死潜伏在上面的病菌。有条件的菇房最好用水洗刷墙壁及冲洗地面。对简易菇房,要铲去菇房内的表土层2~3厘米,铲除的表土最好搬运到水田中去,切勿堆放在菇房附近或堆放堆肥的场地上。菇房的表土层铲去后要从水稻田或未受污染的旱地挖取下层土壤去回填。
5.控制菇房的温度:有条件地区播种后控制菇房温度不超过l8℃,或适当推迟秋播时间。
6.药剂拌料处理:堆肥第一次翻堆时,用于料重量比的0.2%~0.3%多菌灵或苯菌灵拌料,或用0.5%浓度的硫酸铜液喷洒堆肥。
7.从发病菇床上清除出的病菌子实体,及时深埋或踩进水田泥土中浸孢腐烂掉,防止病菌孢子传播扩散。
8.严格检查和选用菌种,防止菌种本身带病菌。
十七、链格孢霉
链格孢霉(Alternaria)又名交链孢霉。是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污染菌。由于在基物上生长时,菌落呈黑色或黑绿色的绒毛状,俗称黑霉菌。本属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是细链格孢(A.tenuis Nees)、互隔链格孢(A.alternata)。在分类学上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孢科,链格孢属。
(一)为害症状 发生于食用菌菌种生产及栽培过程中,菌落呈黑色或黑绿色的绒状或带粉状。灰黑至黑色的菌丝体生长迅速而多,发生初期出现黑色斑点,不久即扩散且以压倒的优势侵染食用菌的菌丝体。它与黑曲霉的菌落都是黑色,但链格孢霉的菌落呈绒状或粉状,而黑曲霉的菌落呈颗粒状,粗糙、稀疏。受污染后的堆肥变黑色腐烂,食用菌菌丝不能生长。
(二)形态特征 该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黑色,菌丝绒状生长,分生孢子梗暗色,单枝,长短不一,顶生不分枝或偶尔分枝的孢子链,分生孢子暗色,有纵横隔膜,倒棍棒状形、椭圆形或卵形,常形成链,单生的较少,顶端有喙状的附属丝(图11-17)。
(三)防治措施 同毛霉菌。
图11-17 链格孢霉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第二节、蘑菇出菇期病害
一、湿泡病
湿泡病又称疣孢霉病,福建菇农称之菇疱病。其病原菌为疣孢霉(Mycogone),主要为害蘑菇、草菇、平菇等子实体而不侵害菌丝体。为害蘑菇的种是菌盖疣孢霉(M.perniciosa )。该菌近年来在许多蘑菇主产区迅速蔓延扩散,危害逐年加重,是蘑菇栽培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成为制约蘑菇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症状特点 该病发生于蘑菇菌床表面的菌丝或子实体上,当蘑菇菌丝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即从形成菌索到产生菇蕾)时,是该病原菌侵染的有利时机。在菇蕾形成期被侵染,通常表现为还看不到正常的菇蕾出现就已发现病菇大量生长,形成不像蘑菇的异形物如马勃状组织(图11-18),菇农称“菇疱”,一般得病菇要比正常菇提前出菇3~4天。重发时整个菇床见不到一个完整健康的蘑菇。在幼蕾生长期被侵染,病菇虽然继续生长,但菌盖发育不正常或停止发育,菇柄膨大变形变质,呈现各种歪扭畸形,病菇后期内部中空,菌盖和菌柄交接处及菌柄基部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进而转变成暗褐色,并流出褐色汁液而腐烂(图版40),散发出恶臭气味。在空气潮湿时,褐色臭汁可溢出病菇表面,使菌盖和菌柄上出现褐色病斑,所以也称之为疣孢霉褐斑病。这是区别于轮枝霉寄生引起的干腐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菇体生长中后期被轻度侵染,则蘑菇菌盖表面产生许多瘤状凸起,失去商品价值。
图11-18 蘑菇疣孢霉病示意图
(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2.厚垣孢子;3.蘑菇病症) (二)形态特征 疣孢霉菌丝灰白色,疏松,气生菌丝发达。能产生两类孢子,即薄壁分生孢子和顶生厚垣孢子。顶生厚垣孢子具双细胞,即褐色厚壁末端细胞和薄壁基础细胞。厚垣孢子能保持生活力达几年之久。
(三)侵染条件 疣孢霉菌虽然目前尚无研究资料表明该菌的寄主范围,但已有较多的研究结果证明疣孢霉菌是普通的土壤真菌,广泛分布在土壤中,其孢子具有1年以上的生活力,侵染堆肥、覆土及菇棚。病菌孢子在清水中或没有蘑菇菌丝生长的地方不能萌发,而蘑菇或其他真菌的菌丝生长过程能刺激疣孢霉菌孢子萌发的机制尚不清楚。病菌孢子萌发后形成的菌丝对蘑菇菌丝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只有当蘑菇菌丝生长到覆土土粒上形成菌索并开始扭结出现菇蕾时,疣孢霉的菌丝才侵染菇蕾引起发病。
蘑菇覆土中存在疣孢霉是爆发蘑菇疣孢霉病的主要侵染源;其次是旧床架、人、昆虫、器具、水源和风都可能携带病原菌进入菇房发生侵染。如不严格按照规范化栽培要求操作,常诱致该病发生;把装过病菇柄和碎片的器具带入菇房同样也导致此病发生。蘑菇从初侵染到出现病症一般需10天左右,病菇体上生长的疣孢霉分生孢子受喷水时水力或风力作用,向四周飞溅,落到健菇上或覆土中引起疣孢霉的再侵染。在栽培中,疣孢霉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通风换气不良的菇房,当温度在17℃以上极适合此病发生,其侵染率为100%;而在10℃的气温时很少发病。在高温情况下,重喷出菇水极易导致该病发生。
(四)防治措施 对蘑菇疣孢霉病采取“预防为主,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1.环境消毒 选择无污染源的地方建造菇棚,并搞好四周的清洁卫生;旧菇床架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0.1%甲基托布津、0.1%多菌灵或1%福尔马林等溶液喷洒消毒,也可用石硫合剂涂刷旧床架。堆肥要按工艺要求进行二次发酵。在药剂消毒前,要让疣孢霉菌孢子吸水萌发,再用药剂喷杀。
2.覆土消毒 选择未被污染的地方取土,并且弃除表层土20厘米以上,然后取深层土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疣孢霉病的侵染。消毒方法一是暴晒处理,即备用的土置于洁净地方暴晒3~4天,最好加盖塑料薄膜以提高温度。二是药剂消毒处理,有些杀菌剂,如苯菌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涕必灵或与覆土混合,或喷洒菇床表面,均已成功地用于防治此病。有些菇场用苯来特防治湿泡病无效可能与杀菌剂在覆土中发生生物降解有关,涕必灵似乎不易发生生物降解。最近证明,新杀菌剂Prochlorazmanganese(商品名Sporgon,系咪鲜安与二价锰形成的络合物)对防治此病有效。在南朝鲜发现疣孢霉对苯丙咪唑已有抗性,但在其他国家尚未见有此类报道。
一般100平方米的覆土用克疣灵、疣孢净、高效杀菌剂等药剂的浓度为1000倍液100千克左右,直接喷施。喷药后用薄膜将覆土盖紧堆闷24小时以上,然后打开稍晾即可上床覆盖。克疣灵、疣孢净等药剂是酸性,不能与石灰等碱性物质同时施用,否则对药效产生很大影响。福尔马林消毒覆土,每100平方米用3千克,加水50~60千克后与覆土拌匀,并要用薄膜覆盖密闭1天以上,然后摊晾1~2天,让福尔马林挥发后使用,否则甲醛浓度过高,会抑制蘑菇菌丝爬土速度。对覆土的消毒,在防治疣孢霉病中是至关重要的, 防治效果可达95%左右。病菌的两类孢子均易被高温和杀菌剂杀死。覆土也可用低热灭菌法,在60℃处理10分钟,或进行化学处理,即用1%福尔马林溶液,按每立方米覆土加27升的比例与覆土充分混合。但是杀菌剂只能杀死暴露的孢子,而对处理面层下的病原菌往往无效。
3.菇床防治 当菇床开始少量发生疣孢霉病时,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降湿,对发病地方先撒食盐,后撒粉状石灰,第二天把感染的病菇和斑块全部除去,以控制发病中心,防止扩散蔓延,并用0.1%的克疣灵、疣孢净或高效杀菌剂按每100平方米用50千克药液喷洒消毒。上述几种药剂在菇床上施用,对蘑菇菌丝杀伤力小,可以重复使用,效果较好。福尔马林不能用做菇床防治。
二、干泡病
干泡病又名褐斑病、干腐病。病原菌为轮枝霉(Verticillium),为害蘑菇主要的种为菌生轮枝霉(V.fungicola)。此外,还有菌褶轮枝霉(V.lamellicola)、蘑菇轮枝霉(V.psalliotae)。在分类上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轮枝霉属。对轮枝霉的抗性在不同蘑菇菌株中有一定的差异。
(一)为害症状 蘑菇的幼小菇蕾受侵染发病后,其症状表现与疣孢霉湿孢病的症状相似,病菇蕾不能进一步分化形成正常的菌柄和菌盖,而变成不规则形状的菌块组织,直径l~2厘米,白色,质地较干;后期,菌块组织逐渐干缩,表面没有褐色汁液,不散发出臭味,不粘滑,“干泡病”由此而得名。子实体生长中期或后期受侵染发病,可表现下述几种症状:菌柄粗大而菌盖变小的畸形菇;菌柄粗大,菌皮开裂反卷,菌盖边缘不圆整;菌盖上出现红褐至黑褐色病斑(图版41),潮湿条件下,感病菇蕾表面发生灰白色菌丝或霉状物,这是病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菌盖上的病斑形状及大小不一,病斑数量可多达几十个,稍凹陷,病斑边缘的颜色深,病斑上的灰白色霉层较明显。据报道,在国外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如不及时防治,可在2~3星期内把蘑菇全部毁掉。
蘑菇子实体受轮枝霉侵染后所表现的症状,有各式各样,通常随感病时蘑菇的发育阶段不同而异,在菇蕾形成初期感病的,生长发育受阻,形成一团未分化灰白色的组织块,直径可达2厘米,比疣孢霉引起的病菇质地紧密干燥,而不腐烂。在菌盖菌柄分化期发病的通常朵形不完整,菌柄基部变褐加粗,外层组织剥落,菌盖歪斜。病菇上着生一层细细的灰白色病原菌菌丝,病菇变褐,干燥而不腐烂。在子实体分化较完全的阶段感病的,菌盖顶部长出丘疹状的小凸起,或在菌盖表面出现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并合并成各种不规则的大斑块,直径可达1~2厘米,病斑中部凹陷,在潮湿条件下,长出白色霉状物,后变灰白色。病菇纵切,内部组织干燥而呈黄褐色,皮革质,具弹性。与蘑菇疣孢霉病在症状上不同之处是不分泌褐色汁液,也不散发出恶臭气味。
(二)形态特征 营养菌丝匍匐,有隔,分枝,无色或淡色。分生孢子梗直立,有隔,分枝,第一轮分枝生、对生或互生;第二轮分枝轮生、二叉分枝或三叉分枝在第一轮分枝上。顶层小梗呈烧瓶状,下部膨大,顶端尖细。分生孢子无色或淡色,单生于小梗顶端,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一层水膜或粘液包着呈头状族生在小梗顶端(图11-19)。
图11-19 蘑菇轮枝霉病(干泡病)
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2.病菇初期的不分化组织;3.蘑菇后期菌柄起皮 (三)发病条件 轮枝霉病菌平时生活在土壤及有机物质或野生菇类子实体上,其薄壁的分生孢子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不及休眠状态的菌丝体。病菌的侵染来源包括覆土土粒、老菇房中的表土及床架等处。适宜条件下形成的分生孢子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包括气流、喷水管理、工作人员的手、足、衣服及操作工具,此外,菇蝇、菌蚊、菌螨亦可携带病菌孢子。对新老菇房,覆土带菌是一个重要途径。病菌一旦进入菇床,在中温高湿条件下扩展速度很快。病害一旦发生后,分生孢子扩大再侵染,其中蛾类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菇房中普遍发生的几种食酪螨可取食轮枝霉的孢子及菌丝,取食的病菌孢子经粪便排出后仍具生命力。因此,菌螨在菇房内,或菇房与菇房之间的传播病菌效率均很高。当菇床上的蘑菇菌丝生长旺盛时,轮枝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受到抑制;而当蘑菇菌丝生活力减弱或处于衰老状态时,则有利于轮枝霉菌丝的生长及孢子的萌发和侵染。这就是秋菇生长后期及经过越冬后的春菇菇床发病重的原因。国外研究认为,由于几种轮枝霉发病适温要求不同,菇床上前期引起菇体畸形的病原菌和后期引起菌盖上出现褐色斑点的病原菌不同。
(四)防治方法
1.堆肥进行后发酵处理,它既可以杀死堆肥及菇房内的病菌和害虫害螨,又可提高堆肥本身的质量,有利于蘑菇菌丝的生长,健壮生长的蘑菇菌丝可以抑制轮枝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
2.覆土土粒的选择及处理,其方法可参看疣孢霉的覆土处理方法。
3.及时做好对害虫害螨的防治。
4.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清除病菌来源。
5.病害发生后及时处理及喷药控制,首先将感病子实体小心清除或用盆钵覆盖住感病子实体,防止病菌孢子的扩散,同时停止喷水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5%噻菌灵(特克多)2000倍液。
三、褐斑病
褐斑病又称斑点病或凹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的蛛网丝枝霉(Aphanocladium)侵染引起。这是国内报道发生在蘑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子实体上的一种病害,由于其症状与轮枝霉褐斑病的症状相似,不易引起栽培者的重视。实际上该病害在国内发生较普遍,病菌侵染为害子实体。
(一)为害症状 子实体受侵染后,先在侵染部位表面长出白色绒状的菌落,不久,在菌盖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浅褐色稍凹陷的病斑(图11-20)。有时,菌柄上亦出现病斑,病斑下面的菌肉溃烂,病斑表面可出现裂纹。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发生灰白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图11-20 蘑菇丝枝霉病(褐斑病)
(1.病原菌形态;2.病菇的菌盖斑点) (二)形态特征 该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时,气生菌丝灰白色,生长后期变为微黄褐色,培养l0天的菌落直径可达5厘米,菌丝生长良好,菌落下面的培养基呈暗紫红色至黄褐色,并有针头大小的针状结晶聚合成的黑褐色颗粒体。
(三)发病条件 该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多分布于水稻田土壤中。菇房一旦发生病害,废弃的堆肥及覆土中都带有病菌。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菇房在高温条件有利病菌生长和侵染。病菇与健菇接触及菇房喷水管理等都能引起再侵染。季节间的连接主要通过侵染不同食用菌而延续。
(四)防治方法
1.堆肥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
2.蘑菇的覆土(土粒)进行药剂熏蒸杀菌。
3.有条件的菇房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防止病菌孢子通过空气传播。
4.发病初期及时清除并集中处理感病子实体,防止病菌孢子扩散。
5.药剂防治方法参见轮枝霉褐斑病。
四、褶霉病
褶霉病又称头孢霉(Cephalosporium),是国内外蘑菇栽培中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的褶生头孢霉菌(C.lamellaecola)和康氏头孢霉菌(C.constantnii)侵染引起。
(一)为害症状 病菌侵染蘑菇子实体的菌褶及菌盖,以菌褶受侵染发病后症状最为明显,发病部位的菌褶菇连在一起,并出现杂色斑纹,子实体常变形。菌盖上的症状为暗褐色斑点,病斑组织变硬,一般不引起菌肉腐烂。病菌除侵染蘑菇外,香菇子实体亦受侵染,出现相似症状。
(二)形态特征 营养菌丝有隔无色。分生孢子梗直立,短小,不分枝,基部稍膨大,呈瓶状结构,分生孢子从瓶状小梗顶端溢出后推出侧旁,靠粘液把它们粘成假头状(图11-21),遇水即散开。分生孢子无色,卵形或柱形。 图11-21 头孢霉(褶霉病原)
(三)发病条件 病菌平时生活在土壤或有机物上,菇床上病菌来源可通过覆土带菌或空气带菌,菇床一旦发病后,可通过子实体相互接触及管理喷水或菇床害虫进行传播,高温高湿的菇房环境条件有利病害发生。
(四)防治方法
1.覆土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参看疣孢霉病。
2.发现病菇及时清除,集中处理,防止病菌孢子
扩散。
3.一防治菇房内各种害虫。
五、软腐病
软腐病又名蛛网病、霜霉病、湿腐病。病原菌是葡枝霉(Cladobofryum),浸染蘑菇的主要种是树状葡枝霉(C.dendroides),在分类上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淡色孢科,葡枝霉属。
(一)为害症状 树状葡枝霉为害对象主要是蘑菇,平菇也受其危害。已形成的菇蕾被病菌侵染之后,一般不发生畸形,先以菇柄基部发病,逐渐向上蔓延至菇盖,初期出现淡褐色不规则水浸状病斑,后即被蛛网状菌丝体所覆盖而软腐,蛛网病、软腐病即由此症状而得名。病菇梢加触动即倒下。
(二)形态特征 气生菌丝致密,白色,棉絮状。分生孢子梗直立,由气生菌丝产生,不规则分枝,顶端轮生小梗,通常3~5个,小梗似瓶状,顶端尖细,其上着生3~5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透明,大多为双孢(1隔),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图11-22)。
图11-22 葡枝霉(软腐病原)
(三)防治方法
1.利用蔬菜苗床地或肥沃菜园地栽培食用菌时,整理畦面店铺放堆肥前,在畦面撒25%多菌灵或65%代森锌粉剂,防止土壤中的病菌长到堆肥上。
2.用干料重0.2%的25%多菌灵拌料。蘑菇堆肥可在第一次翻堆时拌进多菌灵,或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
3.发病初期及时用5%甲醛液处理霉菌,并及时清除感病子实体(集中处理)。
4.覆土(土粒)用甲醛熏蒸杀菌,或用70℃热蒸汽处理3分钟。
六、枯萎病
枯萎病又称萎缩病、猝倒病。野孢霉(Fusarium)的种类很多,为害蘑菇子实常见的种有茄腐皮镰孢霉(F.solani)、砖红镰孢霉(F.lateritium)等。分类上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科,镰孢霉属。
(一)为害症状 镰孢霉的寄主范围广,在食用菌中主要危害蘑菇、平菇及银耳的子实体,也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中常见的病原菌。蘑菇子实体受侵染后,生长发育受阻,颜色谈黄,或变成“菇”,不再生长。菌柄从外到内变褐,有的整个菇体变渴,干腐但不烂。平菇幼菇受侵染后,生长停止,呈黄褐萎缩,直至幼菇枯萎死亡,在高湿的条件下,病菇菌柄基部可见白色菌丝和粉状物。在银耳栽培上,镰孢霉常发生在接种口的部位,使其不出耳或出耳不开片,直至子实体枯黄萎缩而死。镰孢霉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初为白色,后呈黄色至浅褐色,疏松,绒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常有一些粉红色、紫色或黄色色素在菌丝和培养基上。
(二)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从一絮状菌丝垫上生出,单生或集成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常有两种类型:大型分生孢子多细胞,3~5个隔膜,略弯曲似镰刀形,两头稍尖细,无色,基部有一凹痕,大小为16~29微米×3~9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多数为单细胞,少数具l~2个横隔,卵形或椭圆形,其形状和大小变化较大。此外,在菌丝的中间或顶端还可形成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直径6~10微米(图11-23)。
图11-23 镰孢霉(枯萎病原)
(1.分生孢子梗构成子座;2.大型分生孢子;3.小型分生孢子) (三)发病规律 镰孢霉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生活于土壤、谷物、活的及腐败的植物体上。随堆肥和覆土进入菇房。病菇上产生的孢子可随气流、水滴进行再侵染。通风不良,覆土层太厚,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都有利于镰孢霉病的发生。
(四)防治方法 参照蘑菇疣孢霉病的防治方法。
七、毛柄病
毛柄病又称贝勒病、菇脚粗糙病等。病原菌为贝勒被孢霉(Mortierella bainieri)。分类上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背包霉科,被包霉属。
(一)为害症状 贝勒被孢霉主要危害磨菇。子实体受侵染后,菌柄和菌盖变成褐色,随着病情加重,颜色逐渐转深。在病菇的菌柄和菌褶上以及周围的覆土表面,经常可看出病原菌长出的粗糙灰白色菌丝。病菇菌盖有时也会发生褐色的病斑,其症状与葡枝霉病发生的病斑相似,但贝勒被孢霉病的病斑周围常常有一个黄色的环。此外,最典型的症状是病菇的菌柄粗糙、起皮,呈纤毛状(图11-24)。
图11-24 蘑菇毛柄病(菇脚粗糙病)
(二)防治方法 菇床上发现病菇,要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病原菌对铜很敏感,使用铜制剂如波尔多液或硫酸铜稀释液直接喷洒于发病部位,对控制病害扩大有一定作用。
八、细菌性褐斑病
锈斑病又名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污斑病等。由荧光假单胞杆菌属的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Paine)侵染引起。该病菌在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圆形,直径2~4毫米,乳白色,稍隆起,表面光滑,边缘齐整,具明显的荧光反应。在显微镜下菌体短杆状,一极或两极具l根或多根鞭毛(图11-25)。革兰氏阴性反应。
细菌性褐斑病世界各国蘑菇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也是蘑菇栽培后期最流行的病害之一,有病的蘑菇失去商品价值,给鲜菇收购和罐头加工带来较大的影响。
(一)症状特点 病灶大部分都局限于菌盖上,菌柄较少。染病蘑菇初时出现针头大小黄色或茶褐色的变色斑点,后扩大成椭圆形或梭形,一般直径可达2~4毫米,大小比较一致,边缘整齐,中间凹陷的病斑。病斑与病斑愈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块,严重时整个菇盖都变成红褐色。变色部分很浅,很少超过皮下3毫米。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有一薄层菌脓,干燥后则形成粘贴在病斑上的菌膜,具光泽。染病子实体不变形,不腐烂,但有时菌盖会开裂(图版42、43)。
图11-25 细菌性褐斑病
(1.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2.病菇菌盖上的浅褐色斑) (二)发病条件 该病原菌平时习居于土壤或不清洁的水中。菇床上病原菌侵染可来自覆土和用水等。当菇床条件如温湿度和酸碱度等不适宜时,病原菌呈少量繁殖或处于休眠状态。到春菇期(一般4月底至5月初),由于蘑菇菌丝的代谢作用,产生一些有机酸(如草酸、碳酸等),使堆肥和覆土层的酸碱度下降。当酸碱度降到6以下开始发病,5.5以下发病猖獗,再加上春季气温回暖,雨水多,菇房湿度大,有利该病菌大量繁殖,造成爆发性病害。
(三)防治措施
1.堆肥进行二次发酵处理,覆土材料使用前认真消毒,菇房用水要清洁,春菇期最好在用水中加适量的漂白粉或石灰消毒,以减少或避免病原菌侵入菇床生长繁殖。
2.出菇阶段要认真做好菇床管水和菇房通风换气。特别是春菇期菇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以下,土层含水量20%左右。每次喷水后要保持一定的通风时间,使菌盖表面水膜蒸发,不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侵染。
3.春菇期间,当气温回升到16℃以上时,最好结合菇床调节水分,隔日喷施2~3次1%的石灰水,提高覆土层的酸碱度,增强蘑菇菌丝活力,抑制病原细菌繁殖。
4.菇床上一旦出现病菇要及时清除,并设法降低菇房内的温湿度,再用200~400毫克/千克的链霉素或土霉素隔日喷施一次,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防治。但应注意抗菌素类药剂过多地使用会造成药害,影响出菇量和菇质,而且成本高。
5.菇床一旦发生病害后及时清除感病子实体,集中处理,然后喷l00~200国际单位的链霉素或含有效氯150毫克/升的漂白粉水溶液。
6.采后的鲜菇贮存在5℃左右冷库(房)中或进行速冻处理。
7.采用生物防治。即向覆土喷一种拮抗性细菌,可有效控制病原细菌的生长。
九、病毒病
蘑菇病毒病是国内外蘑菇栽培中发生较普遍的一种重要病害,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法国人辛顿(Sinden)调查蘑菇病害时发现的一种未曾报道过的新病害,取名为La France(法兰西)病。随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了死背病,又称顶枯病、水菇病、棕色病及X病等。此病既不是真菌又不是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直到60年代初,才确认上述这些病害都是由病毒侵染所引起,只是由于侵染时期,病毒浓度及发病条件等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症状,而且和生理性病害表现的症状易混淆。蘑菇病毒病导致产量上的损失由百分之几至95%不等,一般在15%左右。
除大肥菇较为抗病毒外,双孢蘑菇菌株一般不抗病毒,但如果更换与老菌株亲缘关系较远的新菌株,则可在短期内不表现病毒症状。
(一)为害症状 蘑菇感染病毒病后的症状表现包括菌丝生长性状上的改变及子实体形态上的改变,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受病毒侵染的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落边缘不整齐。用带有病毒的菌种播种到菇床上后,发菌速度慢,发菌也不均匀。覆土后,当菌丝生长进入覆土层时,在直径30~90厘米范围内不能形成菌落。在某些情况下,菌丝体虽可一度出现,但随后即从表面消失,床面不出菇或出现畸形菇,其症状包括菌柄与菌盖生长的比例失调,菌盖干褐变小,菌柄细长而成为“高脚菇”(图11-26,图版44);菌柄肿胀呈球形不形成菌盖的“孢状菇”或称“地雷菇”;菌盖小、菌柄上粗下细的“钉头菇”;菌盖小、菌柄长并向一边歪斜生长的“歪斜菇”;菌盖薄而平展的“早开伞菇”;子实体僵缩不长大的“僵菇”。此外,有的在菇蕾出现不久便死亡,有的表现为菌柄水渍状等等。将病菇徒手切片后镜检,可发现病菇的担孢子形成数量少,孢子个体变小或畸形,上述症状表现常被误认为是生理性病害症状,给蘑菇病毒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也是此病不易引起栽培者重视的原因。
图11-26 蘑菇病毒病
(1.上、中、下为1、2、3号病毒;2~3.病菇形状,菌盖小、菇柄长) (二)病毒形态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蘑菇病毒粒体有五种,其中四种为球状或多面体病毒粒子,直径分别为25、30、35及50纳米,分别称为蘑菇l号病毒、2号病毒、4号病毒和5号病毒。蘑菇3号病毒的粒子为杆状病毒。五种病毒粒子以蘑菇1号病毒分布最广并为害严重,病毒粒子存在于菌丝细胞内或在担孢子表面。带有病毒的担孢子比无病毒的担孢子容易萌发。
(三)发病条件 病毒可通过菌丝及担孢子带毒传播,带病毒的菌丝与健康菌丝互相接触融合也可传毒。一般播种时菌种带有病毒造成的产量损失严重,带病毒担孢子沉降到菇床,萌发后引起的产量损失较轻,国外曾逆行做过比较测定,完全无病毒感染的菇床平均每lp;平方米产鲜菇19千克,而播种后第2天接种病毒的每1平方米只产鲜菇2.6千克,播种后第6天接种病毒的为4.3千克/平方米,播种后第l2天再接种病毒的为10千克/平方米。说明病毒感染时间早,产量损失重。
菇床上发生病毒病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播种用的菌种本身带有病毒。菌种生产单位的一级试管菌种若带有病毒,所扩接的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都可能带有病毒,用这种菌种播种,其产量一定很低,二是播种后才感染病毒的,主要是由空气中传播来的带有病毒的担孢子沉降到菇床上引起。三是老菇房中的床架上潜伏有带病毒菌丝。第一种情况的病菇床往往在出菇前或第一潮菇时就有症状表现,后两种情况引起发病的菇床,往往第一潮菇时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到第二潮或第三潮菇时才表现出症状,甚至有的到第二年春菇生长期才表现出症状。国外还报道:当菇房及菇床的湿度高,即在潮湿条件下,水渍菇、水柄菇和孢状菇的症状较普遍;而在湿度低和干燥条件下,则往往出现子实体萎缩、橡皮状及褐斑症状。
(四)防治方法
1.搞好菇房清洁卫生。生产结束及时清除废料及覆土,用水冲洗菇房,拆洗床架及用具,并用5%浓度的甲醛消毒,杀死藏匿的带病菌丝及孢子。
2.选育及生产无病毒感染的菌种,保证一级与二级菌种均不带病毒。
3.防止带病毒的担孢子随气流进入菇床。在菇房没有空气过滤装置条件下,播种后及时用废旧报纸或地膜覆盖床面,每隔5-7天在覆盖物上面喷洒甲醛或其他杀菌剂,防止空气中沉降下来的带毒担孢子萌发和发生侵染,直到覆土前为止。
4.及时采收,在蘑菇子实体的菌膜未破裂和本开伞前采收,可防止担孢子飞散传播。
5.引选育抗病菌株,一般白色或灰白色品种均表现感病。
6.对带有病毒的高产优质菌种,可采用连续高温(30~32℃)培养转营2~3次,转接时挑取菌落最外缘的菌丝,可以达到钝化和脱毒的目的。
第三节 虫害
一、线虫
蘑菇线虫病是国内外蘑菇栽培中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一类病害,严重发生时可造成产量及质量的重大损失。
(一)为害症状 菇床遭受线虫为害后,主要是播种后的菌丝生长不良或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菌丝逐步消失的"退菌"现象,堆肥变质腐烂,子实体停止生长或死亡,不同种类的线虫为害症状有差异。小杆线虫(即口器中无吻针的线虫)在菇床上发生后以吞食蘑菇菌丝、孢子及堆肥中的细菌为主,此类线虫大量发生时,堆肥发生湿腐症状,蘑菇菌丝消失,菇床毁坏;寄生性线虫(口器内有吻针的线虫)以吻针刺入菌丝细胞内及子实体组织内吸取细胞液,并分泌毒素使被害细胞及菌丝死亡或萎缩,菇床床面出现下陷斑块,散发出特殊的腥臭气味,感病菇床不出菇或严重减产;子实体被侵染后,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菇色变黄,严重受害的子实体松软呈海绵状或呈湿腐状(图版45),表现黏滑,散发出腥臭气味,失去商品价值。菇床上发生的线虫病,大多均为两类线虫混合发生。
(二)形态特征 国内外报道发生在蘑菇菇床上的线虫种类有十多种,分成两大类,一是以吞食或取食菌丝、孢子及细菌为主的,称腐生类线虫,以小杆线虫目中的伊可辛皮线虫及小杆线虫为代表;另一类为寄生性线虫或叫嗜菌丝线虫,此类线虫以茎线虫属的蘑菇嗜菌丝线虫和滑刃属的蘑菇堆肥线虫为代表。此外,还有刚硬全凹线虫、三唇线虫及拟无唇线虫等。两类线虫的体形均为长圆柱状,长的l毫米,宽约0.03毫米,两头稍尖细,不分节,半透明,白色。前端为头部,最前端为口唇。寄生性线虫的口唇内面有吻针,尾部较头部尖细,肛门、生殖孔等着生在近尾端处。多数种则需进行交尾后产卵,卵孵化出的幼虫经过3次脱皮即可变成虫。蘑菇堆肥线虫的形态特征如图11-27。
图11-27 蘑菇线虫的形态特征
(1.线虫食道类型;2.噬菌型的线虫) (三)发病条件 线虫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潮湿及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厩肥、草堆以及各种腐烂有机物上,不清洁的水中都存在线虫,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发生的线虫,可分别来自堆肥、覆土(土粒)、老菇房的床架及用具、拌料及菇床管理用水等,其中以堆肥及覆土(土粒)带有线虫的危险性更大。老菇房在使用前末认真冲洗消毒,堆肥堆制场地不卫生,堆制质量不好,含水量过高,本身带有大量线虫和细菌,堆肥进房后叉末进行符合标准的后发酵处理,播种后线虫大量繁殖,蘑菇菌丝不能生长并很快消失,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
(四)防治方法
1.选择无线虫污染的场地堆制蘑菇堆肥,防止堆肥受线虫污染。
2.堆肥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可有效杀死线虫、害虫、害蛾和病菌。
3.覆土土粒用杀线虫剂处理或用嗅甲烷熏蒸消毒,或用70℃热蒸汽密闭处理。
4.堆肥和覆土土粒用甲醛熏蒸处理或用克线磷拌料。
5.栽培结束后及时将废料清除出菇房,最好运到水田作肥料,切勿堆放在菇房附近或堆料场地上。
6.播种后发现线虫为害后及时挖沟进行隔离,对发病部位停止喷水管理,计其处于较干燥条件下以便控制线虫的活动,或每l平方米菇床喷施0.5克的克线磷。
7.保持床面清洁卫生环境,及时清除老菇根及死亡菇体,用干净细土将凹陷的床面填平。
二、螨虫
螨害是国内外食用菌栽培中的一类重要有害生物,发生普遍,为害有轻有重,国内所有蘑菇栽培地区均有发生。螨害不但发生在蘑菇上,各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药用菌上均会发生。由于害螨的体形微小,肉眼不易看清楚,往往在大量发生个体群集时才被发现,栽培者又把害螨称为"菌虱"。
(一)为害症状 过去由于对菇床上发生的害螨种类及其为害特性了解不多,把菇床上出现的螨统称为害螨。实际上,菇床上的螨可分成四类,有的是无害的,有的是有害的,有的是间接造成为害的。只有了解了这些特性后才能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四种类型的螨介绍如下:
1.捕食性(肉食性)螨 此类螨体型较大,行动快
速,它以捕食菇床及堆肥中的线虫或细菌或其他螨为食料,不取食蘑菇菌丝及孢子。
2.食霉菌螨 此类螨在菇床及堆肥中活动,专门取食霉菌的菌丝及孢子而生活,尤其是取食对蘑菇生长有害的霉菌。该类螨在堆肥或菇床上大量发生时,表示堆肥及菇床上霉菌污染严重。
3.腐食性螨 此类螨以腐生为主,即在菇床上取食死亡腐烂的子实体及发霉腐烂的有机物质等,除非在缺乏上述食物时,也可取食蘑菇菌丝及子实体,造成为害。该螨在于菇贮存期发生后,不但取食干菇而且造成气味污染,散发出恶臭气味。在菌种保存期若钻进菌种瓶及试管中,可取食菌丝毁坏菌种。
4.菇床害螨 这类螨(图11-28)以取食食用菌的菌丝及子实体为主,是菇床上的真正害螨,它们在菇床上取食菌丝,使蘑菇菌丝生长不好或出现"退菌"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图11-28 食菌螨与被害菇体
(二)防治方法 对于直接取食菌丝和子实体的害螨和间接造成为害的螨类应采取以下几个防治措施:
1.用好菌种 把好菌种的质量关,保证菌种本身不带任何害螨,防止害螨进入菌种瓶(袋)内及棉花塞上。
2.搞好卫生 搞好菇房及栽培场地内外的清洁卫生,并保证菇房及栽培场地与粮食、饲料仓库及鸡舍畜舍等有一定距离,并及时清除死菇和废料。
3.后发酵 选用干燥新鲜无霉变的原料堆制堆肥,堆肥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埋,可有效杀死老菇房中藏匿的及堆肥内部带有的各种害螨。
4.毒杀 药剂防治方面,可用20%二氯杀螨醇1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50%溴螨酯2000倍液喷洒菇床,在子实体生长期不能使用。
5.诱杀 可用糖醋液湿布法诱杀或毒饵诱杀,即用l份醋、5份糖、10份敌敌畏拌进48份经炒黄焦的米糠或麦麸中,撒于菇床四周诱杀。
三、菇蚊
菇蚊又叫真菌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是蘑菇栽培中发生较为普遍的害虫,其他的食用菌栽培中也同样发生。发生严重时,其幼虫量难以计算,不但造成产量质量上的损失,而且不适于加工制罐。
(一)为害症状 以幼虫造成为害,幼虫生活在堆肥中,取食菌丝及堆肥的养分,影响发菌和延迟出菇,造成产量下降。子实体发生阶段受害主要是大量的幼虫群集在菌褶或菇根基部,造成子实体生长缓慢,用手触动时,子实体易摇动及倒伏,群集在菌褶上的幼虫以取食担孢子为主。在制罐过程中,幼虫难以清洗干净,装罐后残留在子实体菌褶上或飘在场液中,严重影响蘑菇罐头的质量。
(二)形态特征 嗜菇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害虫,成虫体长约1.1毫米,翅展1.8~2.3毫米;幼虫橙色(图版46)。需在扩大镜或双筒解剖镜下才能看清其形态(图11-29)。
图11-29 菇蚊及被害蘑菇
(1.尖眼蕈蚊及幼虫;2.菇菌蚊及幼虫) (三)生活习性 该虫一年发生多代,成虫趋化性强,交尾产卵,交尾后雄虫很快死亡,卵产于堆肥表面或子实体,每处产卵2~3粒,卵期4天,在环境条件良好时,幼虫进行单体繁殖,即进行孤雌生殖,每条老熟幼虫可繁殖8~12条小幼虫,幼虫期10~16天,有的繁殖完成一个世代需29~31天,无性繁殖的速度快,菇床上一旦出现幼虫后,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大量进行单体繁殖,在短时间内幼虫量猛增,造成菌丝衰退,菇蕾萎缩直至枯死。
(四)防治方法
1.堆肥进行高温堆制和后发酵处理,杀死料中藏匿的幼虫及卵。
2.搞好菇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尤其是菇房内的清洁卫生,用氯菊酯配药喷洒菇房四壁、地面及床架。
3.药剂拌料,可用20%的二嗪农拌料调水,也可用每升2O毫克的灭幼脲喷洒调水。
4.菇床发生害虫后可喷1000倍液50%辛硫磷或氯菊酯等杀虫剂,并注意将采菇时切下的菇根集中处理,不要遗留在菇房。
四、菇蝇
菇蝇可为害蘑菇等多种食用菌,发生普遍,为害较重。
(一)为害症状 主要以幼虫进行为害,食性复杂,在菇床上取食菌丝子实体及堆肥。引起堆肥变黑湿腐。幼虫多从菌柄基部钻蛀,留下肮脏的孔洞,成虫虽不直接为害,但可传播菇床病害。子实体受害后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造成萎缩及腐烂。
(二)形态特征 黑腹果蝇又名菇黄果蝇(图11-30)体长4~5毫米,腹有黑色环纹而得其名。幼虫蛆状,无足,初孵幼虫体白色,老熟幼虫体长4~5毫米。卵长约0.5毫米,表面布满角形网格,背前端有一对触丝。
图11-30 黑腹果蝇
(1.成虫;2.卵;3.幼虫) (三)生活习性 菇蝇平时多栖息在腐烂水果、垃圾、食品废料堆等场所。食性复杂,成虫对发酵气味的趋性强,并在发酵物质上产卵繁殖,一年发生多代。
(四)防治方法
1.搞好菇房菇场内外环境卫生,清除菇蝇滋生场所。
2.堆肥进行高温堆制和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杀死堆肥及菇房内的害虫。
3.有条件的菇房应安装纱门纱窗,防止成虫飞进菇房产卵。
4.药剂防治方面,可使用敌敌畏及嗅氰菊酯或杀灭菊酯喷洒菇床及房菇:对成虫可进行糖醋药物诱杀或烂果浸孢药物诱杀。诱杀液一般用1:2:3:4的酒、糖、醋、水配成,再加进少量的敌敌畏或钙杀威。
五、跳虫
跳虫又称烟灰虫、香灰虫、跳跳虫,是一类体形微小且没有翅的有害昆虫,包括紫跳虫科、棘跳虫科,这类害虫经常发生在菇床上,特别是室外露地阳畦栽培的蘑菇、平菇等受害尤重。
(一)为害症状 跳虫的口器为咀嚼式,群集在子实体上时啃食菌皮、菌肉。幼小菇蕾被害后生长受阻直至枯萎,不枯萎的子实体多为畸形,子实体生长中后期被群集为害后,菌盖或菌柄上出现形状不规则的凹陷斑(图版47),菌柄上出现许多微小蛀孔,菌褶被害后呈锯齿状。产量、品质、外观均受影响。
(二)形态特征(图11-31) 跳虫体长一般不超过2毫米,体型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口器为咀嚼式。弹跳器由3节组成,带向前弯夹在握钩中,弹跳器下弹时,虫体向前面跳跃。
图11-31 跳虫与被害蘑菇
(三)生活习性 跳虫一年可发生6~7代,成虫越冬。平时生活在潮湿阴蔽的草丛及有机物质堆放处或其他有机质丰富的场所,取食死亡腐烂的有机物质或野生菇类子实体及地衣等,进入菇床后,取食菌丝,菌皮、菌肉及孢子。
(四)防治方法
1.搞好栽培场地及菇房内外的清洁卫生,清除各种垃圾废料,清除菇场附近的杂草,使跳虫无孳生的地方。
2.搞好清沟排渍工作,菇床周围不要有积水。
3.堆肥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杀死菇房内及堆肥内的跳虫。
4.菇床上发生跳虫为害可喷洒0.1%的鱼藤精或1:200倍液除虫菊。
六、蛞蝓
蛞蝓又称水蜒蚰,俗叫鼻涕虫或黏黏虫,是一种食性复杂和食量较大的有害动物,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一)为害症状 直接取食菇蕾和子实体,被啃食部位均留下明显的凹陷斑块或缺刻,与鼠害所留下的被害状相似,不同的是蛞蝓取食时在取食点周围留下粪便,并常在爬行过的地方留下弯曲的白色菇液带痕。被取食为害的菇蕾或幼菇,一般不能发育成正常的子实体,降低了子实体的商品价值,不能加工制罐。
(二)形态特征(图11-32) 黄蛞蝓体裸露,柔软,无保护外壳,深橙色或黄褐色,并有零星浅黄色或白色斑点,体躯伸长时的体长可达120毫米,宽12毫米。
野蛞蝓体形较黄蛞蝓为小,体柔软无外壳,黄白色,暗灰色或灰红色,少数还具有明显的暗带或斑点。触角两对,黑色。向前伸长时的体长可达30~40毫米,宽4~6毫米。
图11-32 蛞蝓
(三)生活习性 不论哪一种蛞蝓,均具有喜阴湿不耐干燥,喜黑暗而避阳光的习性。食性复杂,可取食各种食用菌的菇蕾及子实体。
(四)防治方法
1.搞好卫生 菇房(场)内外的环境卫生,清除蛞蝓白天躲藏的隐蔽场所。特别是室外露地菇床,铺料前最好对土壤喷洒l次0.3%~0.5%的五氯酚钠或浇泼1:20倍的茶子饼侵孢液或1:50倍的氨水,可有效杀死或驱除蛞蝓。此外,也可喷洒高浓度食盐液或5%的碱水。
2.毒饵诱杀 用多聚乙醛或氯化双三丁基锡等拌细米糠或豆饼粉,或鲜嫩青草,撒于菇床四周或床架脚下等处诱杀。也有资料介绍用1:50:50的砷酸钙、麸皮、水调制毒饵进行诱杀。
七.用磷化铝防治虫害
磷化铝遇湿产生磷化氢气体,磷化氢气体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而且经充分通风换气后几乎无残毒。在食用菌生产中,采用磷化铝对培养室、接种室、菇房、物料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危险性大、技术性强的工作。磷化铝的使用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磷化铝的使用人员必须熟悉磷化铝的性质及安全操作常识,以提高磷化铝的便用效果,杜绝安全隐患。那么,如何提高磷化铝的杀虫效果?又如何保障人身安全?刘海龙等(2003)报道了有关技术。
(一)磷化铝用量 商品磷化铝有片剂和粉剂两种剂型。片剂每片重3克,含磷化氢约l克。粉剂含磷化氢50%~53%。磷化铝的用量一般依料层体积计算,每立方米用粉剂4~6克或片剂6~9克(2~3片)。空间每立方米用粉剂2~4克或片剂3~6克(1~2片)。使用时可视料堆体积大小,划区、分片设置施药点,将磷化铝分散置于各施药点盛器内。整仓熏蒸的用药量,应分别计算空间与料堆体积,料堆密闭熏蒸的用药量,只按料堆体积计算。一般在气温低、料堆高、料堆孔隙小、害虫密度大及密闭性能差的情况下,可选用较高用药量;反之,则应选用较低用药量。药剂用量以达到预期效果为原则。
(二)熏蒸时间 磷化铝吸收空气中水汽后,便分解产生磷化氢。磷化铝分解速度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温度高、湿度大,则分解快,反之则分解慢。在一般湿度情况下,当温度为25℃左右时,施药至分解高峰阶段约需28~32小时,15℃左右时,施药至分解高峰阶段约需48~52小时。5℃左右时需增加到72~96小时。因此,重蒸密闭天数应视当时温度情况而定。密闭条件下熏蒸杀虫,温度为25℃左右时应不少于3天,l5℃左右时密闭4天,5℃左右时要密闭7天以上,以充分发挥药效。磷化氢杀菌抑菌效能一般在投药lO天左右达到高峰,而后逐步减弱。当料堆浓度低于0.2毫克/升以下时,则失去杀虫抑菌作用。
(三)严密封闭 防止漏气是充分发挥药剂效能,提高熏蒸效果的重要措施。常用棚的密闭性能不一,除钢筋水泥结构的较好外,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漏气,平时应注意做好棚房的补漏、堵、嵌缝工作,熏蒸前要仔细做好门窗通风洞的糊封。施药密闭后,要注意检查房棚是否因日晒、雨淋、吹风而发生漏气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补封闭。菇棚一般使用塑料幕帐熏蒸,密闭程度较高,但用前要仔细查漏补洞。封闭时,幕布下端要留出约2O厘米,多余部分折向幕内,用湿土压盖,做到不漏气。磷化氢的渗透性、扩散性很强,在仓库内空间扩散距离可达15米以上,在料堆渗透深度可达3米以上,分布也较均匀。经通风散气后,空间和料堆的残毒散失也较快。因此,使用磷化氢熏蒸时,对密闭条件要求很严格。否则,气体散失,降低杀虫抑菌效果,而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三)人身安全措施 磷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气体。略有电石糊味,对人畜毒性很大,如由呼吸道吸入或误食,都可能引起中毒。磷化氢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最高为0.O003毫克/升,人在0.Ol毫克/升的浓度下停留6小时,或在0.14毫克/升浓度下停留30~60分钟,都会出现中毒现象;如在0.56毫克/升浓度下停留30~60分钟,就有生命危险;如接触1.4毫克/升的浓度,会立即致死。
磷化氢气体比重为1.183,略重于空气,易逸出于空间,影响安全。在投药密闭后,应及时检查有无漏气现象,以便及时补救;密闭熏蒸后的放气时间,至少要在3天以上。而且,在放气通风之后,还应检查房(棚)内有无残留毒气,以便测知是否可以进去工作;使用防毒面具时,应注意检查防毒面具,测试滤毒罐的滤毒效能,以确保人身安全。
1.磷化氢的检测 测定熏蒸场所有无磷化氢漏气或残毒,可用简易的硝酸银显色法,即用干净的白色滤纸,剪成纸条,浸以5%~10%的硝酸银溶液,在需要测定的地点挥动纸条,如空气中的磷化氢浓度达0.007毫克/升,经7~15秒钟左右滤纸就能显色反应,开始滤纸呈黄色,随浓度增高,由黄色转棕褐色至黑色,浓度愈高,反应愈快,显色愈深。如在7秒钟内滤纸变黑,这时的浓度就能引起人身中毒。
2.防毒面具的检测 可以在滤毒罐与导气管衔接处加装磷化氢安全指示器,指示器内装有经硝酸银处理过的硅胶颗粒。如滤毒罐失效,通过滤毒罐的磷化氢气体达0.002~0.0O4毫克/升时遇硅胶即起显色反应,由原来白色变为黄、棕、黑色。在佩戴使用时如发现指示器的硅胶粒有显色反应,表示滤毒罐已失去过滤磷化氢气体的效能,应迅速退出熏蒸现场,防止中毒事故。装用指示器时,应先检查硅胶是否是白色,如有变色,应予更新。
3.要求施药人员 施药人员应了解药剂性能、操作制度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不论熏蒸规模大小,严禁一人单独操作,至少要有2~3人配合,由一人统一指挥。参加熏蒸人员,在施药、查漏、放气时,都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工作服,直接接触药剂要戴橡皮手套。施药完毕,仔细检查确无起火漏气现象时,可远离现场,脱去面具、外衣,将其放在室外人少场所,通风散气后再带入室内。施药人员应用温水肥皂洗涤手脸。
4.环境安全措施 施药点应远离住宿、居民点或畜禽饲养场,应不少于30米,熏蒸及放气期间,离现场5~10米处设醒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施药后药渣、盛具须安全处理,通风放气后的药剂残渣,尚有余毒,应在远离水源地区挖坑深埋,用过的盛药器具,洗涤后集中保管。
磷化氢对金属物质行不同程度的腐蚀性,对铜有极强的腐蚀作用,能使铜失去原有的色泽而变黑。因此,使用磷化氮熏蒸时,应将所有的电器设备及铜质机械和仪器拆迁,或涂油或用塑料薄膜密封保护。
磷化铝在产生磷化氰气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少量双膦,尚混合气体浓度在局部空间达到26毫克/升时,双膦便自然着火,导致磷化氢气体燃烧。磷化铝初期反应速度很快,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含有双膦的磷化氢气体,如不能迅速扩散,造成局部浓度过高时,即会发生爆鸣燃烧事故。为了防止燃烧爆鸣,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分散投药。每一施药点所投药剂不能过多,粉剂应摊薄均匀,厚度不超过0.5厘米,片剂不要集中重叠。②严防遇水。在熏蒸过程中磷化铝切不可直接与雨水、帐幕内结露水接触,水会加速磷化铝分解,使磷化氢浓度骤增而引起燃烧。③加速扩散使用磷化铝熏蒸时,必须注意在帐幕与料堆之间,用适当的物件加以支撑,创造尽可能多的空间,以利磷化氢气体顺利扩散。万一发生燃烧事故,不可浇水,应以干砂覆盖灭火。④瓶口起火处理。使用磷化铅粉剂时,当开启粉剂瓶盖,有可能瓶口爆鸣起火,这时应将瓶稍加摇动,待火被药粉覆盖熄火后,再倒出使用。
第四节 鼠害
鼠害对口蘑的栽培生产毁坏性极强,各种害鼠不但咬噬菇蕾,危害更为严重的是盗食麦粒菌种,毁坏整个料床。
一、害鼠种类
(一)大家鼠 也称褐家鼠(图11-33),其体形粗大,躯长15~25厘米,体色棕褐或黑褐色,头部及背部毛色较深,腹部毛黑色。尾长3.5~4.5厘米,鳞片明显,有稀毛。栖息于住宅、仓库、菜园、阴沟、杂物堆及林地荒野。食用植物性食物,如粮食、果蔬等,也取食鱼、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图11-33 大家鼠
(二)莫氏田鼠 俗名水耗子、短尾巴黑耗子(图11-34)。体型小,躯长2~3厘米,尾长0.5厘米,体重40~65克。头部及体背毛色灰褐色或棕褐色,分刺毛和短毛两种:短毛者细密,毛色基部灰色,中、上部棕褐色;刺毛稀疏,毛色尖端褐色,中部黑灰色。腹部毛灰色。头部尖而且小,眼睛小,耳长直立,密生刺毛。主要分布于低洼阴湿地或水渠池边,以杂草根芽和作物幼苗、豆类、麦类及亚麻种子为食。
图11-34 莫氏田鼠
(三)沙土鼠 也称黄耗子、长尾巴耗子(图11-35)。体型中等,体长11-15厘米。头略呈倒三角形状,耳长直立,耳缘毛黄白色,形成一个明显的黄白色环。背部毛沙黄色,体躯的毛尖黑褐色、中间黄色、基部灰白色。腹部毛浅黄色。尾长9-10厘米,未端毛长,是一个不发达的毛束。广泛分布于干旱的平原农田与牧场交界的路边、地埂、渠堤等地点,群居性强。以作物种子、豆类、麦类及亚麻种子为食,也咬食作物秸秆。
图11-35 沙土鼠
(四)鼢鼠 俗名地排子。有草原鼢鼠和中华鼢鼠之分。草原鼢鼠体型大(图11-36),粗短肥胖,呈圆桶形。躯长15~23厘米,体重250~300克,背部毛短而细密,灰黄褐色,腹部灰色。头宽且扁平,嘴唇白色,鼻钝圆,从鼻尖到前额毛色白色,形成一条白色斑纹。眼睛退化,极小,合或缝状,藏于绒毛之中。耳轮短小,尾巴细小且毛色为肉粉色。前肢及爪特别发达,善于挖洞。
中华鼢鼠体型粗大,躯长19~25厘米,眼和耳轮退化,藏于绒毛中,背部毛色银灰或浅棕色,腹中央毛色灰褐色,头额中央有一块白斑。
鼢鼠栖息于山地、丘陵的草场或山坡耕地内,常年活动于地下,盗食草根、马铃薯、胡萝卜,特别喜食大葱。在草场内活动时,掏挖地洞,破坏口蘑圈。
图11-36 鼢鼠
二、防治方法
防治鼠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生,常常是毁灭性的危害,尤其是各种鼠害来势凶猛,往往在很短时间内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而且一般较害虫的防治困难。所以做好鼠情调查十分重要。调查鼠情发生密度及种类两方面的内容,以便针对不同鼠种的特性和食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菇棚、菇畦周围草场上的鼠害分布状况,以及半人工栽培草场临近山坡、牧场、荒地上鼠害发生的情况,以防范害鼠的迁入与危害。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一)清理环境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预防害鼠迁入。建造菇棚或菇畦,应远离居民区、仓库、暗水沟及树林等易潜藏害鼠的场地,建棚后彻底清理菇棚附近的石堆、草垛等。旧棚应在进料前堵除鼠洞,提前防治。
(二)毒饵诱杀 这是常用的有效措施。选用鼠类最喜食的诱饵,拌入适量的杀鼠药进行诱杀。如褐鼠宜用饭食、蔬菜及肉类做诱饵;社鼠、田姬鼠、仓鼠宜选用豆类、麦类、玉米做诱饵;沙土鼠选用麦类;莫氏田鼠选用胡萝卜、马铃薯、蔬菜为宜;鼢鼠选用大葱、胡萝卜效果最佳。其次是根据不同杀鼠药和鼠种的体型大小确定有效的用药量。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杀鼠农药种类很多,据体型中等的鼠种为例,不同杀鼠农药的用量如表11-2。
表11-2 常用杀鼠毒饵的用药量(%)
鼠药名称 家鼠拌药量 野鼠拌药量
磷化锌 3 3~5
安 妥 1~2 2~3
鼠立死 0.1~0.4 0.2~0.4
毒鼠磷 1~2 2~3
杀鼠糖 5~10
敌鼠钠盐 0.05 0.05~0.1
杀鼠醚 0.0375 0.0375
杀鼠灵 0.025~0.05 1.拌饵方法 在鼠种喜吃的粮食中加入一定量的粘着剂如稀面糊、米汤等,拌均匀后再将鼠药拌入即可。也可将粮食煮半熟,捞出后趁热拌入鼠药。用多汁性蔬菜,如大葱、胡萝卜、马铃薯做饵料,均采用生拌法,将饵料切成豆粒大小的块状后拌入农药即可。对体型小的莫氏田鼠可适当减少用药量,在毒饵中加3%的磷化锌即可;对体型大的鼢鼠则需要10%的磷化锌。
2.撒饵方法 使用毒饵诱杀鼠害,必须利用鼠类取食困难的时期,否则因会因鼠食饵少影响毒杀效果。在野外施用饵料选在早春,此时作物尚未播种,牧草也未发芽,诱饵毒鼠的效果最佳。把10~20克饵料投放在鼠类活动觅食的地方或距鼠洞1~2米之内,切忌把饵料投放在鼠洞口或洞内,避免引起鼠类的警觉而拒食。投饵应一次投足,因鼠类一次中毒未死,则不再食饵。对常年生活于地下的鼢鼠,须用辅助工具把饵料投入洞内,方可达到诱杀效果。
3.投饵器具 投饵扦由扦杆、扦把、旋转式扦筒三部分组成。扦杆铁制,长1.3米左右,并刻有尺度,借此掌握扦杆的深度。旋转式扦筒由铁制的内、外套组成,套筒上有可以旋转开闭的投饵孔,内筒固定在扦插杆上,外筒套在内筒的外面。使用时,把毒饵装入扦筒内,插入鼠洞,旋转把手,使内、外筒的投饵孔重合,让饵料流入洞内。由于鼢鼠怕光、怕风,为防止其堵洞时把饵料推出洞外,拔出扦筒后立刻用湿土堵严扦插孔。
投饵管采用直径1寸左右的竹管,铲除内节,一端削成舌状,内套一根与竹管内径相吻合可以抽动的木棍。使用时,把木棍插入竹管内,一起插入鼠洞,再抽出木棍,把饵料顺着竹管流入鼠洞内,最后拔出竹管,并用湿土把插孔堵死。
施用毒饵诱杀害鼠,一定要严防人畜中毒。在野外使用毒饵后,严禁放牧鸡鸭和牲畜。室内、外或菇棚内施用毒饵后,要做后标记,严禁玩童入内造成中毒。
(三)烟炮熏杀 因鼠类食料充足而撒施毒饵诱杀效果不佳时,可采用烟炮熏杀。先用2~3层废报纸卷成长10厘米,直径2.5厘米的纸筒,一头折死,装入烟炮药料10~15克,在开口的一端加引火捻和少许火药后再把口折死备用。
1.配制 烟炮药是以火药做燃烧剂,加入干马粪未、硫磺和具有熏蒸作用的粉剂型农药。常用配方如下∶
硫磺粉1.5份,火药5份,干马粪未3.5份。
硫磺粉、杀虫药各1份,干马粪未3份,火药5份。
火硝2.5份,杀虫农药2份,干马粪未5.5份。
2.使用方法 首先查清鼠洞及其相通的洞口,放炮前除留下一个洞口放烟雾炮外,必须把其他洞口全部用土封严堵死。否则鼠类有可能从其他洞口窜逃。如果洞型较大,可多放1~2只烟雾炮,以确保鼠洞内有足够的烟雾毒气,提高杀鼠效果。
(四)磷化铝熏杀 在毒饵诱杀或烟炮熏杀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磷化铝熏杀。磷化铝是一种灰绿色片剂,每片3克,在潮湿空气中很快分解放出磷化氢毒气,遇酸反应更强烈。用药方法像烟雾炮一样,摸清洞情并堵好洞口,将磷化铝片剂送入洞内,随后灌水并堵好洞口熏杀。
(五)人工捕捉 是人们常用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如采用鼠夹、地箭、鼠笼、灌水等。防治鼢鼠采用步踩法,根据鼢鼠活动的特点,在有新土堆处,先把洞挖开,并插一草棍,在距离被挖开洞口的20~25厘米处划一踩痕,同时将土铲薄,距离洞穴5~10厘米。因鼢鼠怕光怕风,会很快推土堵被挖开的洞口,并触动草棍幌动,此时立刻对准踩痕重脚猛踏,堵死鼢鼠后退的洞道,用铁锨挖出消灭。
第五节 蘑菇的生理性病害
蘑菇栽培过程中常发生非传染性的生理性病害,导致产量上的重大损失,国内外蘑菇栽培者对这一类病害都很重视,探索分析其致病因素,以便提出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生理性病害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其致病因素各不相同,有单一因素,也有复合因素起作用。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要根据出现症状的因素进行,清除致病因素后,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发菌或出菇可恢复正常,这是生理性病害的特点。
一、菌丝氨害
蘑菇菌丝对游离氨很敏感,环境中若有超过0.02%(2OPPm)的氨,蘑菇菌丝便不能正常生长。氨害俗称“氨烧菌”,一旦发生则问题十分严重。张祖堂等(,2003)总结了氨害现象与对策:
(一)氨害症状 整菇料床时或整菇料后,从菇床上层能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该气味和碳铵挥发出的气味一样。气温18~24℃,播种2天不见菌种萌发;或梢有萌发,但隔2天尚不见菌丝吃料,抓起一把料,可闻到刺激性气味,用pH试纸测定,料呈碱性。在菇床的下层,通气较好的床缘菌种萌发,吃料较好,而菇床上层及通气不良的床中,菌种萌发,吃料较差或不吃料,掉落在湿地上的菌种萌发最早、最好。
(二)氨害原因 主要原因如下:
1.氮素转化不良 除C素外,N素是蘑菇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氨害的物质来源。发酵前培养料C:N=33:1,总N量占总投料量的1.55%左右对蘑菇较为理想。蘑菇培养料中N素的来源有两大类: 一类是无机N,如碳铵、硫氨等铵态N。硝态N和亚硝态N也是无机N,但它们难以转化成蘑菇菌丝可以吸收的N源。另一类是有机N,来自尿素、豆饼、牛粪、稻草等。
蘑菇菌丝能利用的无机N主要是铵态N,实际生产上常常添加碳铵来补充培养料的N素。铵态N比硝态N易被吸收利用的原因是,铵态N中氨离子与细胞有机成分中的氮原子处于同等氧化水平。因此,铵根的同化不需要氧化或还原。如果铵态N配合有机酸盐使用,就可以添加菌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并缩短糖代谢的途径,所形成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和NH4+直接可以进行氨基化作用,这样就加速了无机N的利用。
铵盐的氨基化作用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形成谷氨酸、天门冬氨胺和谷酰胺中的氨基。以上三种氨基化形式都在不同酶和中间物的参与下完成。
蘑菇培养料中有机N的来源除了稻草、牛粪、豆饼外,一般另外添加尿素。稻草、豆饼、牛粪中的有机N经发酵较易转化成蘑菇可利用的N源。这可能是由于它们作为N源的同时,还可以作为蘑菇的碳源。但尿素不能作为蘑菇的碳源。
尿素是产生氨害的最危险的潜在物质。尿素首先必须在尿酶的作用下生成NH4+,然后经氨基化形成谷氨酸、天门冬酰胺和谷酰胺中的氨基。尿素高温易分解,尿酶、谷氨酸脱氢酶,谷酰胺合成酶、天门冬酰胺合成酶,以及NH4+的氨基化作用所需的中间物的合成,均与发酵过程中高温有益微生物群的作用密切相关。
2.生产操作不当 (1)培养料水分过多,各种有害微生物在发酵中大量繁殖,并占主导地位,影响了高温有益微生物群的繁殖,进而削弱氨基化过程中所需的酶和中间物的合成,影响了氨的固定。(2)前发酵时尿素或铵肥加入太迟或加得太多,造成后发酵氨基化不彻底而游离出NH3。(3)后发酵巴氏消毒时温度控制不好,料温超过65℃时间而且较长,使尿素或铵肥以及前发酵中己固定的氨基分解释放出氨气,同时温度过高会使有益微生物和酶的活力受破坏。(4)在后发酵48~52℃控温腐熟阶段,时间保持不足,嗜热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群数量少,氨的固定不彻底。
(三)降氨对策 合理调节培养料的水分。前发酵建堆时,尿素、铵肥、豆饼等N素物质全部加入,或至少加入总量的一半以上,剩下的在第一次翻堆时全部加完,计算原料的总含N量,使之不超过1.6%。
后发酵巴氏消毒阶段,上层料温控制在58~60℃,保持6~1O小时,料温不得超过63℃。后发酵中的腐熟阶段,温度控制48~52℃,保持3~4天,时间的长短视前发酵料的腐熟程度而定,但不能少于2天。
后发酵结束后发现尚有游离氨时,应停止播菌种。轻度的在料上喷适量的甲醛中和NH3,并拌松培养料,加大通风。但氨害严重,或培养料水分大的用以上处理成功率很低,最好的办法是重新进行后发酵处理。但这时料的自热性差,重新升温到60℃很困难,中层料温要控制到50℃左右至少2天时间。重新进行后发酵处理时,本地多采用“干烘”,对除氨和培养放线菌效果很好。其方法是:在菇房内安一口倒置的大铁锅,从菇房外面向锅下烧柴火,让烟气和热量传进菇房,菇房顶角放一个小通气口,中层料温48~52℃保持36小时以上。烟中的C02会中和一部分NH3,有利于NH3的重新固定。二、发菌期的氨害
蘑菇菌丝对游离氨很敏感,环境中若有超过0.002%(2OPPm)的氨,蘑菇菌丝便不能正常生长。氨害俗称“氨烧菌”,一旦发生则问题十分严重。张祖堂等(2003)总结的氨害现象与对策如下:
(一)氨害症状 整菇料床时或整菇料后,从菇床上层能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该气味和碳铵挥发出的气味一样。气温18~24℃,播种2天不见菌种萌发;或梢有萌发,但隔2天尚不见菌丝吃料,抓起一把料,可闻到刺激性气味,用pH试纸测定,料呈碱性。在菇床的下层,通气较好的床缘菌种萌发,吃料较好,而菇床上层及通气不良的床中,菌种萌发,吃料较差或不吃料,掉落在湿地上的菌种萌发最早、最好。
(二)氨害原因 主要原因如下:
1.氮素转化不良 除C素外,N素是蘑菇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氨害的物质来源。发酵前培养料C:N=33:1,总N量占总投料量的1.55%左右对蘑菇较为理想。蘑菇培养料中N素的来源有两大类: 一类是无机N,如碳铵、硫氨等铵态N。硝态N和亚硝态N也是无机N,但它们难以转化成蘑菇菌丝可以吸收的N源。另一类是有机N,来自尿素、豆饼、牛粪、稻草等。
蘑菇菌丝能利用的无机N主要是铵态N,实际生产上常常添加碳铵来补充培养料的N素。铵态N比硝态N易被吸收利用的原因是,铵态N中氨离子与细胞有机成分中的氮原子处于同等氧化水平。因此,铵根的同化不需要氧化或还原。如果铵态N配合有机酸盐使用,就可以添加菌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并缩短糖代谢的途径,所形成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和NH4+直接可以进行氨基化作用,这样就加速了无机N的利用。
铵盐的氨基化作用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形成谷氨酸、天门冬氨胺和谷酰胺中的氨基。以上三种氨基化形式都在不同酶和中间物的参与下完成。
蘑菇培养料中有机N的来源除了稻草、牛粪、豆饼外,一般另外添加尿素。稻草、豆饼、牛粪中的有机N经发酵较易转化成蘑菇可利用的N源。这可能是由于它们作为N源的同时,还可以作为蘑菇的碳源。但尿素不能作为蘑菇的碳源。
尿素是产生氨害的最危险的潜在物质。尿素首先必须在尿酶的作用下生成NH4+,然后经氨基化形成谷氨酸、天门冬酰胺和谷酰胺中的氨基。尿素高温易分解,尿酶、谷氨酸脱氢酶,谷酰胺合成酶、天门冬酰胺合成酶,以及NH4+的氨基化作用所需的中间物的合成,均与发酵过程中高温有益微生物群的作用密切相关。
2.生产操作不当 (1)培养料水分过多,各种有害微生物在发酵中大量繁殖,并占主导地位,影响了高温有益微生物群的繁殖,进而削弱氨基化过程中所需的酶和中间物的合成,影响了氨的固定。(2)前发酵时尿素或铵肥加入太迟或加得太多,造成后发酵氨基化不彻底而游离出NH3。(3)后发酵巴氏消毒时温度控制不好,料温超过65℃时间而且较长,使尿素或铵肥以及前发酵中己固定的氨基分解释放出氨气,同时温度过高会使有益微生物和酶的活力受破坏。(4)在后发酵48~52℃控温腐熟阶段,时间保持不足,嗜热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群数量少,氨的固定不彻底。
(三)降氨对策 合理调节培养料的水分。前发酵建堆时,尿素、铵肥、豆饼等N素物质全部加入,或至少加入总量的一半以上,剩下的在第一次翻堆时全部加完,计算原料的总含N量,使之不超过1.6%。
后发酵巴氏消毒阶段,上层料温控制在58~60℃,保持6~1O小时,料温不得超过63℃。后发酵中的腐熟阶段,温度控制48~52℃,保持3~4天,时间的长短视前发酵料的腐熟程度而定,但不能少于2天。
后发酵结束后发现尚有游离氨时,应停止播菌种。轻度的在料上喷适量的甲醛中和NH3,并拌松培养料,加大通风。但氨害严重,或培养料水分大的用以上处理成功率很低,最好的办法是重新进行后发酵处理。但这时料的自热性差,重新升温到60℃很困难,中层料温要控制到50℃左右至少2天时间。重新进行后发酵处理时,本地多采用“干烘”,对除氨和培养放线菌效果很好。其方法是:在菇房内安一口倒置的大铁锅,从菇房外面向锅下烧柴火,让烟气和热量传进菇房,菇房顶角放一个小通气口,中层料温48~52℃保持36小时以上。烟中的C02会中和一部分NH3,有利于NH3的重新固定。
二、菌丝徒长
蘑菇播种后菌丝一直旺盛生长,并持续不断向覆土层
表面生长,绒毛状菌丝大量冒出土层,浓密成团,严重时形成不透水的菌被,并不形成子实体或推迟出菇或不出菇的现象,俗称“冒菌”。这种现象常发生于蘑菇调水以后,主要由于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及通风换气不良的环境条件造成的。另外播种期偏早,播种后温度较长时间处于20~25℃,迟迟不能下降而有利于菌丝生长而不利子实体的形成;此外与菌种的种性也有关。冒菌丝形成的具体原因及其控制措施主要有:
(一)掌握菌株特性 易发生徒长和形成菌被,贴生型菌株则相反。因此,使用气生型菌株时,凡已有菌丝徒长症状的菌种不宜用作栽培,或剥去菌皮再酌情使用,否则菌床上容易发生连锁效应,形成冒菌丝。发菌阶段的管理应按气生型菌株的技术要求严格掌握。
(二)平整覆土层 或者土层调水后,菇房温度偏高(22℃以上)、通风不良、二氧化碳含量过多(0.1%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大(90%以上)、菌丝生长部位过高(接近土层表面),即环境条件适于菌丝生长而不利于结菇时,若管理措施不能及时控制,菌丝便会冒出土层,持续2~8天,就会形成菌被。所以,覆土层必须做到厚薄均匀,同时土层调水时不宜过急,防止土粒内干外湿,造成菌丝在土粒间表面快速爬行,形成"包衣"。土粒内外含水量调节好后,表层土要保持适度偏干状态,以抑制菌丝过快直立向上生长,促进菌丝横向在土层内生长。喷水时应选择早、晚气温较低(20℃以下)时进行,并加强菇房通风,排除过量的二氧化碳,降低空气湿度,以创造不利于菌丝旺长而有利于菌丝扭结的环境条件。当菌丝在土层内已生长充分,并生长到一定部位时,要加大通风量,使土层表面干燥,迫使菌丝倒伏,控制菌丝向土面生长。只要气温适于出菇,就应及时喷结菇重水,促进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若气温较高不适于出菇,或床面已发生轻度冒菌丝,可加覆一层薄薄干细土,等气温下降稳定后,再调水结菇。
冒菌丝严重的菌床,必须用刀、钉齿耙或竹片把菌被划断,并连同包泥菌丝一道除去,在适当补土和加大通风后,喷洒重水并结合喷1~2次0.5%石灰澄清液或0.3%~0.5%食盐水,促使断裂的菌丝收缩增粗,扭结出菇。若温度不适于出菇,最好连同菌被扒弃表层土,重新换上一层细土,再调水结菇。
(三)预防菌丝徒长的方法
1.用种性良好的菌种,适时播种。
2.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的温、湿度,抑制菌丝
旺长。
3.发现菌床土层冒出大量气生菌丝时,应减少或
停止喷水。
4.已结成菌被的应及时用竹签或刀片在菌被上扎
几个洞或用刀将菌被划破,结合喷重水,加大通风量以增强透气性,促使菇蕾生长健壮。
三、菌丝萎缩
发菌期与出菇期都有可能发生菌丝萎缩。
(一)发菌期菌丝萎缩 蘑菇播种后,菌丝能够萌发但不吃料,原因是堆肥太湿、太生,含氨气太浓或被杂菌侵染或外界气温太高等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受抑制,造成菌丝萎缩死亡。 预防菌丝萎缩的方法有:
1.播种最好避开高温期,因菌种质量差而引起的
菌丝萎缩,要及时重新播种。
2.控制料含水量65%左右时上床播种。
3.堆肥发酵腐熟要适当,添加氮肥要在堆料或第
一次翻堆时加入。
4.堆肥进菇房后要认真消毒,防止杂菌、害虫入侵。
(二)产菇期菌丝萎缩 蘑菇菌床进入产菇期后,随着堆肥的养分被不断分解和转化,菌丝的生理活性也逐渐由盛转衰,这一阶段尽量创造适合蘑菇菌丝生长和养息的环境条件;控制菌丝过早发黄萎缩,对延缓菌丝生活力的衰减速度,提高菌床的结实能力至关重要,管理上要着重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1.科学用水 产菇期菌床的喷水量及喷水次数,比发菌期菌床的用水量大,且用水频繁。因此,在保障菇体正常发育所需水分的前提下,菌床潮水要讲究科学,并根据栽培苗株的耐水力、菇房的保湿性能、菌丝的生长势、菌床的生菇量以及覆土材料的质地和短期天气情况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实施不同的喷水技术,防止菌丝发生水害。通常,喷水经验不足的栽培者,要慎用重水管理的方法,避免喷水边急过重,使水分过多流入料内,造成土层菌丝损伤退失或菌床菌丝出现萎缩脱隔现象。覆土层偏薄或土粒间隙偏大,或采用吸水后易糊化板结的覆土材料时,除要增覆细土层或机盖土粒外,水分管理也宜采用轻水轻喷的方法。整个产菇期内都要切记、菌床不可长时间处于高湿着水状态。高温和低温来临之前,菌床都要避免喷水。如果床面仍在长菇,用水时必须加强通风,因为喷水后遇到低温菌丝容易萎缩,遇到高温后菌丝容易闷死。喷水的时机宜选择高温后气温稳定下降,低温后气温稳定上升时进行,这点在春菇调水时要特别注意。
2.合理通风 产菇期间,由于蘑菇生长发育的需
要和自身的呼吸代谢作用,菇房内的温度、湿度一般较室外高,空气新鲜程度也不及室外理想。因此,合理通风,可以防止菇房出现高温高湿的郁闷环境,也可及时排去二氧化碳等有害废气,从而减少菌床因缺氧而发生的菌丝窒息萎缩的现象。需要强调的是自然气温偏高或遇阴雨天气时,菇房要加强通风,尤其是菌床喷水时和喷水后一段时间,菇房必须通风。此外,菇房通风量和换气方法要合理适度,要结合菇房结构、栽培菌株、菌丝长势十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把握,切忌通风换气过甚,造成菇房内温度差、干湿差变化急剧,引起菌丝生理反应不良而萎缩。春菇阶段,菌床要防止干热的西南风吹袭,它是菌丝发黄萎缩的常见原因之一。
3.注意养菌 控制菌床菌丝过早发黄萎缩,一方面要调节好菇房内的小气候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菌床本身的菌丝生长条件的改善。其原因是:菌床经一段时间出菇后,由于菌丝的新陈代谢作用和堆肥营养的消耗,加上土层和水分的重力压迫,会使菌床逐渐板结坚实起来,此时菌床的透气性能交差,有害废气不断积累,养分供给和pH值也呈下降状态。菌床本身多种生长条件的不良变化,会使菌丝发黄萎缩提前加快。所以,充分利用菌床转潮和低温不长菇的时期,对菌床进行技术整理,改善菌丝的生长条件,给菌丝创造较多的养息复壮的机会,可以强化菌丝的生长势,延长菌丝的生活力。加强菌床养菌必须要抓好的重要环节有:菌床暂停用水或减少喷水,喷水要结合喷洒石灰水或追肥水,以修正菌床pH值或向菌床补充营养;通过撬土、打打和清除老菇根、老菌丝等残留物,以松动菌床,改善土层、料层的通气性能。
4.控制病虫 蘑菇栽培进入产菇阶段后,病虫的危害程度相对较高,菌床因病虫侵害而造成菌丝过早发黄萎缩的现象也较常见。因此,采取综合管理清施,尽量减轻病虫的危害程度,特别是不要让病虫害在产菇盛期过多发生,是控制产菇期菌床菌丝过早发黄萎缩的关键措施。
四、死菇
双孢菇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给栽培蘑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蘑菇死菇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如下:
(一)死菇原因
1.持续高温 蘑菇在秋菇生产过程中,温度由高到低,适合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但有时由于气候反常,在秋菇出菇前期和春菇出菇后期,由于气温突然升高,使菇棚连续几天温度达到21~25℃,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幼小菇蕾形成不久,若菇房温度过高,不利子实体的发育而有利菌丝体继续生长,已形成的小菇蕾营养倒流回菌丝体,导致小菇蕾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
2.通气不良 菇棚长期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子实体发育的代谢热不能迅速排除,影响着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因而导致部分幼菇死亡。特别是高温时死菇尤为严重。
3.养分不足 蘑菇子实体发育靠菌丝从堆肥中吸取养分供给,如果堆肥养分不足,势必影响小菇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死菇。堆肥养分不足主要原因有:氮源不足,碳氮比失调。在堆肥中稻草等碳源基质投料多,牛粪、尿素等氮源基质投料少,造成氮源不足,碳氮比失调,满足不了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营养供给;薄料广种。有些栽培户备料不足而盲目增加栽培面积,使堆肥偏薄,厚度不足10厘米,春菇期间养分耗尽,菌丝体营养积累有限,造成菇蕾形成后营养缺乏而夭折死亡。堆肥堆制不好,特别是半集约化栽培的,生产面积大,劳工操作应付不过来,造成堆肥堆制水分不足,堆温过高过低,翻堆不及时,二次发酵温度不够等,都将造成堆肥发酵达不到目的,养分损失,有益微生物锐减,菌丝生长不良,出菇时就容易产生菇蕾死亡。
4.用水不当 蘑菇生长发育需水量较大,不同时期对水的要求不同。秋菇前期子实体多,气温高,造成覆土层和堆肥水分蒸发量大,如果覆土层没有及时补足水分,幼菇得不到应有的水分供应,就会枯萎死亡。出菇水或保菇水喷施过量,水分渗漏堆肥,使料层上部积水导致菌丝死亡,堆肥发黑发臭,造成土层小菇养分供应不上而枯萎。高温时喷关门水,使菇房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往往造成湿度过大,氧气不足而使小菇窒息死亡。
5.菌丝老化 蘑菇的菌丝体既是营养器官,又是生殖器官,如果蘑菇菌种无性繁殖代数过多会引起生活力下降,抗逆性较差,在出菇期间遇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容易诱致幼菇枯萎。原种、栽培种在制作培养过程中出现堆肥不适、高温培养或菌龄过长等都将引起菌丝退化衰老,生活力下降,菌丝体内养分积累不足而导至菇蕾萎缩死亡。
6.酸碱度不适 蘑菇菌丝生长适宜酸碱度为6.0~8.0,在出菇期间,覆土层和施用水的酸碱度都在5.0以下就会导致菇蕾死亡,因酸性环境会影响菌丝细胞内的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收能力,从而造成营养不足。
7.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 第—、二潮菇出菇过密,在采菇时由于震动或机械损伤,会使部分小菇死亡。出菇前若菌丝生长太快,很容易形成高位菇,在土表形成过密的菇体,由于营养不良和喷水的冲击,也会使部分小菇死亡。
8.病虫为害 常见病虫为害造成死菇的种类有真菌性病害瘁倒病、细菌性病害干腐病等;害虫有螨类、果蝇类、瘿蚊类的幼虫,因此在生产上要认真区别对待杂菌、虫害和生理性病害引起的死菇现象。
9.滥用农药 在出菇期间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过量地施用农药,也是发生大量死菇的一个原因。如施药后小菇发红变褐,又查不出病原菌,大都是药害所引起。
10.菌种问题 这方面的原因主要发生在气生型菌株上,如果在菌种扩管过程中只注意挑取生长旺盛的气生菌丝,就容易出问题。
(二)死菇的预防
1.适时栽培 蘑菇属中低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为16℃。栽培季节安排应视当地所处经纬度、海拔高度和地理小气候而定,一般气象平均温度稳定在22~24℃为播种期,这有利于克服高温对蘑菇生产的影响。老菇区病虫害发生猖獗,特别是疣孢霉病重发区,适当推迟播种对预防病虫发生有利。为防止高温死菇,栽培期要注意天气预报,当高温出现时,要慎重喷水,多开门窗,加强通风,降低菇棚温度,减少死菇。
2.投足培养料 蘑菇的生长发育与任何生物一样,需要有充足的营养基础。要使蘑菇栽培获得高产,避免因营养不良而产生菇蕾死亡现象,在堆肥配制时,要求投料量30~35千克/平方米,碳氮比 C:N=28~30:1,含氮量1.4~1.6%。并认真做好堆肥的堆制和后发酵工作,这样有利于克服出菇后期因营养不足而死菇,从而使栽培获得高产。
3.用优质种 用于生产的菌种需挑选菌丝生长健壮有力的。菌种培养基养分要充足,培养室清洁卫生,空气新鲜。菌种培养过程要经常检查温度变化,使菌丝在适温下生长,及时淘汰被污染的菌种,使菌种生长旺盛,防止高温引起菌种老化和携带杂菌扩散蔓延,影响栽培生产。
4.科学用水 蘑菇对水分和湿度极为敏感,栽培时应考虑菇棚内相对湿度和堆肥的水分。在产菇期,室内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蘑菇子实体中含水量几乎达90%,在产菇期所需的水分是从堆肥和覆土中获得,因此栽培时堆肥的含水量以60~63%为佳。在水分管理上应掌握因天气、因菇量、因时制宜,以“晴天多喷,阴雨少喷,菇多勤喷,菇少慎喷”和“结菇水要狠,出菇水要稳,转潮水要重,维持水要常”为原则进行科学管水,避免喷施关门水。
5.通风换气 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散发代谢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蘑菇子实体发育有害,菇房长期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氧气不足,对蘑菇生长发育等新陈代谢活动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菇房的通风换气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6.病虫防治 栽培蘑菇产生病虫害的原因很多,病虫害的种类也多,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贯彻“以防为主,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彻底清除菇棚存在的病源和虫源,防止病虫随堆肥带进菇床;利用后发酵杀灭堆肥病虫害;消灭覆土内的病原菌及线虫等,并创造适宜蘑菇生长而不利于杂菌害虫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避免病虫害发生。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清除病菇死菇,并用药物防治,以防扩大蔓延。采用农药防治应严格掌握使用浓度,谨防药害。
五、非正常菇
(一)畸形菇 多发生在出菇初期及第一潮菇。菌柄基本正常,菌盖的菌肉亦厚。但菇盖不圆整,不对称生长,有的向一边歪斜,有的半边凹陷,有的菌盖表面不平整等。
致病原因包括覆土土粒过大和土粒大小不均匀,以及土质过硬所引起。国外报道与菌株特性有关,认为米色品种在栽培中场出现此类畸形菇。出菇期通风太少而通风不良,室内CO2浓度超过0.3%,容易引起子实体生长发育不良,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菇,甚至引起死菇,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防治方法为: 择疏松透气,干而不散,保水性强的壤土或沙攘土最好。并注意土粒大小适中,一般以粗土粒蚕豆大,细土粒黄豆大为好。适时适量喷水及加强通风,促菌丝蔓延在粗土之上细土之下,防止菌盖生长不规则及地蕾菇发生。
(二)硬开伞 因冬季菇房温度低,如果遇昼夜温差超过10%以上时,易使菌柄和菌盖生长失调,常出现幼嫩的子实体提早开伞,特别是空气湿度偏低,气温骤变时,发生硬开伞的现象尤为严重,如子实体未充分形成前菌膜破裂,菌盖微开露出未成熟的菌褶。此种子实体不符合加工制罐要求。
防治方法: 低温来临之前,应注意做好菇房的保温工作,防止菇房内温度变化过大;温度低时,采用木炭加温的应先在室外烧旺后盖上一层草木灰,然后移进室内。控制出菇期温度保证在12~16℃。
寒冷天气通风和喷水,应在中午前后进行。保证出菇
房空气湿度在85%~90%,促进菇体均衡生长。
(三)空心菇 温度超过18℃时,菇体迅速长大,而覆土层粗土粒偏干,菌丝吸收和输送水分受阻,造成菇体组织不充实,菌柄产生空心。其症状特点是子实体外形正常,但重量明显变轻。横切菌柄,可见菌柄中空(图版48)或髓部品白色海绵状,切口处的菌柄易开裂反卷,外观不好看。
防治方法: 一旦出现空心菇,应增强喷水量,提高室内空气湿度;调节好粗土粒的湿度,掌握含水量25%为宜;出菇盛产期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土层偏干而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四)丛生团菇 常出现一个菇根密集,丛生数朵至十几朵的子实体,大小参差不齐,堆叠成团。出现的原因带与播种方法,覆盖土层厚薄及菌种特性等有关,如穴播的菌床,种块大而种穴处菌丝生长密集,易形成球菇。覆土太薄,因前期出菇集中,也易产生球菇。防治方法如下:
分离菌种时,应选择朵形大,生长健壮的单生子实体;
出菇时把播种穴的老菌种块及时刮除,填补新料;覆土层的厚度要适宜。
(五)地雷菇 又称顶土菇或畸形菇,多发生在出菇初期,菇蕾在覆土层下面或堆肥内形成,室外阳畦栽培时可在离开菇床的周围土壤中形成,长大居多呈畸形菇,菌柄长,菌盖不规则,菇体粗大,最后使覆土隆起开裂。致病因素包括堆肥含水量过高;或子实体形成时料温过低;或堆肥内混有泥土;或覆土时粗土粒调水时间过长,细土覆盖时间过迟,调水边快过急及通风过量。
(六)菇柄开裂 这一病害可能与菇柄空心病有关,其症状表现包括采收前菌柄膨胀并纵裂,当横切菇柄后,很快开裂反卷,有的病菇采收前菌柄中部环剖开裂,菌皮菌肉分别向上和向下开裂反卷,露出髓部,菌盖边缘也可能开裂。致病原因主要是湿度和供水无规律,过湿后又出现过干现象,导致菌柄外层组织间歇性水压变化而引起组织膨胀、收缩和开裂。
(七)薄皮早开伞 症状表现为子实体瘦小柄长,开伞早和菌盖薄,用手触之菌盖易破碎,此种子实体不符合加工制罐要求。致病原因与床面出菇过密,气温偏高,水分不足和湿度偏低有关,导致子实体生长过快,菌柄细长,成熟提早,开伞提前。
(八)鳞片菇 菌盖及菌柄上出现鳞片状菌皮,外观差,不适合加工制罐。致病原因主要是子实体生长期间湿度波动大,菇房通风过量、空气干燥所引起。此外也与品种特性有关。有的品种菌盖上易形成鳞片,如匍匐型品种176及索米尔-11等。国外报道还可能与五氯苯酚钠气体中毒有关。
(九)锈斑菇 菌盖表面出现淡褐色、形状不规则的锈斑,仅发生在菌皮,不影响菌肉和菇的品质,但外观不佳,不适合加工制罐。致病原因是子实体生长期喷水过多,特别是喷水后末及时充分通风,使水滴长时间停留在菌盖表面所引起。
(十)红根菇 症状表现为菌柄基部变红色或红褐色。致病原因是子实体生长期菇房温度偏高(18℃以上),加上喷水过多和通风不良,覆土层含水量过高,此外,追施葡萄糖营养液过量也会引起红根。
(十一)高脚菇病 症状表现为菌盖变小而菌柄变长和变细,也是一种畸形生长现象。致病原因是菇房温度偏高,通风不良及床面CO2浓度过高。
(十二)玫冠菇 又称为红色菌褶菇,这是一种很特别的畸形菇病,症状特点是在菌盖表面露出粉红色带有许多孔洞的菌褶组织,好似大片菌盖向上反卷。颜色变成粉红色或玫瑰色。带病子实体变得奇形怪状,失去商品价值。致病原因是受到碳氢化合物、酚或其他化合物的污染,如柴油或汽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及杂酚杂油的某些成分均可引起,受这些化学物质污染的覆土是引起这一病害的重要原因。此外过量使用杀虫剂农药也可引起相似的症状。
(十三)褐变 症状表现为菌盖上出现分散的褐变斑纹。它和病原细菌引起的褐斑或喷水过多、通风不良引起的锈斑不同。颜色较淡,并呈扩散状。致病原因是探发性化学物质气体中毒,尤其是使用五氯酚钠消毒后散发出来的气体,加之高湿度条件所造成。
(十四)菇柄肿胀 症状特点是菌柄多在中下部肿胀呈球形,或菌柄肿胀呈桶形,菌盖正常形成或菌盖上出现深缺口,致病原因未明。
(十五)水渍菇 症状特点是子实体上,特别是在菌柄上出现水渍状斑块或条纹,用手压按可挤出水液,个别情况出现在成长的子实体上,自动渗出大量无色或具颜色的汁液后病菇萎缩。致病原因尚未肯定,有时表现出与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症状相似,也发现出现水渍菇的床面堆肥上长有木霉菌的菌落。
作者:贾乾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