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鲍 菇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具有杏仁香味,菌肉肥厚似鲍鱼,因而得名杏鲍菇。日本称为"雪茸"。
春末至夏初腐生兼寄生于伞形花科植物刺芹(Erygium campestre)等的根上和周围土中。其自然分布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原苏联南方,摩洛哥,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的新疆和四川西部。
杏鲍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口感绝佳,风味独特,故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称。
一.生物学特性
㈠ 菇体形态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单生或群生。菇盖直径2-12cm,初期盖缘内卷呈半球形,后渐变平,成熟后平展但边缘不会上翘,中央浅凹浅盘状至漏斗形。幼时淡灰色,成熟后浅黄白色,中心周围常有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菌肉白色,具杏仁味。菌褶向下延生,密集。菇柄的特征是基部粗大,中实,肉质,白色。栽培通风少时呈棒状至保龄球状(彩图13、彩图14)。孢子印白色或浅黄色。孢子近纺锤形,平滑。菌丝有锁状联合。


彩图13 大棚内覆土栽培的杏鲍菇

彩图14 冷库内袋式栽培的杏鲍菇
㈡ 生育条件
1.营养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较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菌丝生长旺盛,产量更高。人工栽培的主料,在棉子壳、木屑、甘蔗渣、麦秆等基质上生长很好。代料栽培加辅助材料,如米糠、麸皮、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糖等,可促进菌丝生长蔓延,增加菇蕾发生量。
2.水分 杏鲍菇比较耐旱,但含水量适宜更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但由于在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菇体所需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所以调配培养料含水量时可适当提高至65%-70%。空气相对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60%左右即可,而现原基后子实体分化阶段以90-9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适当调低到85-90%。
3.温度 温度是决定杏鲍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关键。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2-27℃,最适温度是25℃左右,高于30℃,菌丝生长不良。杏鲍菇是恒温结实性菇类,温差过大,不利原基的发生,出菇温度范围为10-18℃,最适温度12-16℃,低于8℃不会现原基,高于20℃以上容易出现畸形菇,还会发生病害,引起死菇、烂菇。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1℃,最适温度为10-18℃。对温度的掌握,因菌株不同而异,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了解菌株的特性。
4.空气 菌丝体生长阶段需氧量相对较少,低浓度的CO对菌丝生长还有刺激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袋(瓶)中的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含量的0.03%渐升到2%以上,菌丝仍能很好生长。现原基期则需要充足的氧气,CO2浓度应降低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小于0.4%为宜。
5.光照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的环境下会
加快菌丝生长。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1000Lx。
6. 酸碱度 菌丝体生长的pH值范围为4-8,最适pH为6.5-7.5。出菇阶段的最适pH值为5.5-6.5。
二、 栽培技术
㈠ 栽培原料 适宜否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籽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据国内外试验资料,用稻草作主料,即便添加棉子壳,出菇也比较迟,出菇率低,产量也低,我国南方稻草资源丰富,栽培者可进行稻草为主料的栽培试验,探求其原因。
㈡ 栽培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子实体生长发育。因此,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一般是以气温降至18℃时提前50天制栽培菌袋为宜。如果有条件,夏季也可利用冷库降温进行错季栽培,经济效益较高。
㈢ 栽培方式 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特预以重点介绍。
1. 平架竖袋式 这种方式以利用冷库原有架床为目的,以降低投资成本。冷库的床架一般为6层,床架层距6O厘米,床宽120厘米。实用栽培面积计算为:
菇房面积x60%x床架层数,如菇房平面面积100m2x60%x6层架=360m2,采用宽20厘米,长32厘米的单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每l m2床架可排放80袋,该菇房约可栽培28000袋,平均每1 m2菇房可排放280袋。冷库菇房必须进行三项改造:
⑴ 要增开近地面排风窗,装设带百叶窗的双向风扇,以便及时排除较重的CO2气体。
⑵ 适宜光照是杏鲍菇正常出菇的必要条件,因而每层菇床要增设日光灯,强度以最暗处达到300-500Lx为度。
⑶ 菇房内要增设高压水管,以便安装喷雾装置,提高空气湿
度。此外,最好有排水地漏,以便排除污水,清洁环境。
2.竖架横袋式 适用于大棚,采用竖架横袋的优点如下:
⑴ 便于设置灯光,用角钢材料即可,不用架板,省投资。
⑵ 便于通行,摆袋、开袋、采菇等操作管理直观方便。
⑶ 平均每1 m2菇房可码放178袋。数据如下:
菇房长15m,宽9m,平面面积135m2。设置高2.5m x长12m=30 m2的角钢架8排,摆袋总平面约240 m2。
架宽0.2 m,每0.7m高设横钢粱,每1 m宽设竖钢1根,架间距0.9m。
采用双头出菇菌袋,宽17厘米,长34厘米的,每袋装湿料1.2千克,每l m2床架排放100袋,该菇房约可栽培24000袋,平均每1 m2菇房码放178袋。
㈢ 原种制备 培养基配方:木屑73%,麸皮25%,糖1%,碳酸钙1%。也可用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谷粒作培养基。按常规法配料、处理、装瓶(袋)、灭菌、接种、培养,用第一种培养基一般需30-35天菌丝长满瓶(袋),用后几种谷粒培养基,菌丝长满袋(瓶)更快,约20天。
㈣ 栽培配方 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料配制,现列举五个配方供选用:
1.杂木屑36%,棉子壳38%,麸皮24%,白糖1%,碳酸钙l%。
2.杂木屑23%,棉子壳23%,麸皮19%,玉米粉5%,豆秆粉28%,碳酸钙1%,白糖1%。
3.杂木屑23%,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
4.杂木屑37%,棉子壳37%,麸皮l8%,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石灰粉0.5%。
5.甘蔗渣70%,米糠20%,玉米粉7%,白糖1%,石膏粉1%,石灰粉1%。
㈤ 制栽培袋 杏鲍菇的栽培袋制作与金针菇的栽培袋制作相似。早秋栽培可选用聚丙烯袋,此袋的优点是透明度好,料袋经高温灭菌后紧缩,膜料之间无空隙,不易产生夹层菇。缺点是冬季低温易碎裂,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
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后拌匀,调含水量为68%左右装料,采用单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最好是套环加棉塞,透气好发菌快。于l.5kg/cm2的压力下蒸汽灭菌2小时,或常压蒸汽灭菌l00℃维持16小时。接棉子壳菌种,l瓶菌种可接种30袋。接种后直立排放于发菌室的床架上,避光培养,温度保持在25℃左右。
采用双头出菇菌袋,每袋装湿料1.2千克。折袋口、扎绳均可。待料温隆至室温后,按无菌操作规程在接种箱(室)中接种。接棉子壳菌种,l袋菌种接种15-20袋。因菌袋扎口无棉塞,待菌丝生长达料的1/2以上时,要适度解松袋口,增加氧
气促进菌丝生长。
㈥ 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后即进行出菇管理,单头出菇菌袋可直立排放在床架上,双头出菇菌袋可横码在床架上,技术要点如下:
1.开袋 在菌丝尚未扭结时开袋,难以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很慢,出菇不整齐,菇体经济性状差;在原基形成或出现小菇蕾时开袋,原基分化和小菇发育正常,出菇整齐,菇体的经济性状好;如果在子实体已长大时开袋,在袋内会出现畸形菇,严重时长出的菇会萎缩、腐烂。因此袋栽杏鲍菇的开袋时间,应掌握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为宜。
2.控温 菇房温度直接影响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气温低于8℃时,原基难以形成,即是已经长的菇体也会停止生长、萎缩、变黄直至死亡;
气温持续在l8℃以上时,己分化的子实体突然迅速生长,品质会下降;
温度20℃以上时,菌丝又转向营养生长,低温刺激的效应也就消失,原基停止发育,菇蕾中的营养倒流而萎蔫,已形成的幼菇也会萎缩死亡。因此,出菇期菇房气温应控制在13-15℃,这样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齐,15天左右可采收。
3.保湿 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95%,湿度太低,子实体
会萎缩,原基干裂不能分化,为了提高空气湿度,最好用喷雾器喷头朝上喷雾水,切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腐烂。
4.通风 现原基期则需要充足的氧气,CO2浓度应降低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不高于0.4%为宜。
出菇期如果通风不良,由于CO2浓度过高,会出现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子实体腐烂。因此,出菇期菇房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特别是当菇蕾大量发生时,及时拉直菌袋口薄膜,以避免菇蕾因缺氧而畸形。
5.光照 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500Lx。注意每层或每排床架都应有适宜的光照,不能有死角。
㈦ 采收与产率 一般在现蕾后15天左右可采收。在菇体呈保龄球形,菇盖未展开、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标准应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外贸出口菇要求菇盖直径4-6cm,柄长6-8cm;内贸市场对菇体要求不甚严格。
采完头潮菇后,再培养2周左右又可采第二潮菇,第二潮菇朵形较小,菇柄短,产量低。在正常情况下,头潮菇每袋产量约在100-150克,一般总生物学效率为40-60%。如果后期进行料袋补水或覆土栽培,产菇率可达到所投干料重的的100%。
㈧ 覆土栽培 据王淑芳等报道,在出菇前脱袋床式覆土生物转化率最高(99.34%),出三潮菇后再脱袋床式覆土效果次之(78.10%),而不脱袋不覆土生物转化率最低(59.76%),说明杏鲍菇覆土栽培比不覆土栽培产量高,覆土早比覆土晚产量高。
床式覆土能明显提高生物转化率,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床式覆土具保水保肥的作用,水分能通过土壤的渗透,恰
好达到子实体所需要的湿度。
2.覆土有利于补水追肥,营养土的营养通过水的渗透,不断
补充到栽培料中,增加出菇后劲。
3.土壤自身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矿物元素,这些物质通过土壤的淋溶作用也可向料中补充养料。
4.土壤还具有保护作用,避免栽培料完裸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也是提高转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㈨ 加工与销售 鲜菇可直接上市,也可用塑料盒覆保鲜膜进入超市。杏鲍菇的货架期较一般菇类稍长些,在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l0℃下可放置5-6天,15℃下也可保存2-3天不变质。
杏鲍菇可以加工成干品。干品泡发后食用,风味好,口感脆、味鲜。因其肉厚,整朵脱水难烤成合格形状的干品,所以脱水前需进行切片,按工艺要求进行烤干。干品呈白色至奶油色,外观好。
杏鲍菇也可制成罐头,杏鲍菇水煮后不像平菇那样易烂、破碎,经切片后进行制罐头,仍保持脆、嫩特色,风味极好。